第798章 那就打吧(第2页)
而外嫁女可以掌握多少实权,哪怕娘家不趴上去吸血,生养的情分总是存在,有形或无形中总是可以获利的。
嫡子之中搞区别对待,主要是涉及到了可能发生的权力争夺,肯定是全力加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再在其他子嗣的教育上设定枷锁了。
类似的玩法,诸夏这边玩到近现代被摒弃,倒是西方仍旧在大行其道。
翎姒当日到夜幕降临才归家,以时辰算已经过了饭点。
“近日君上过于哀伤,女儿因此经常入宫。”翎姒回家见到楼令没有道歉,凑上去先一阵撒娇再解释。
再怎么说,单公朝在晋君周最为无依无靠的时候进行了庇护,别说还有授业恩师这一层,真要是晋君周一点哀伤情绪都没有,该让其他人选择远离了。
翎姒的婚姻是楼令的选择,她在明确知道丈夫是谁之后,会更多心思放在未来丈夫身上,讲事实就是挺正常的。
而女性通常就是比男性更为感性,为了心上人可以更加不管不顾,不迎接出远门归来的父亲,跑去安慰心上人才算哪到哪。
楼令从不在翎姒这一边询问关于晋君周的事情。
倒也不是说避嫌,而是类似的事情有了第一次,日后一定会有无数次,乃至于等翎姒出嫁之后,还是会一直发生。
等某天楼氏站在晋君周的对立面,甚至是双方兵戎相见或遇到其它的特殊场景,陈年往事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搞不好会闹出什么人间惨剧来。
有没有那么夸张?
很多事情没有发生前,谁都没有事先预料到。
太多的离奇事件,它们本就是当事人不注意给人制造出潜在的应激反应,真出事琢磨了很久才想起有那么一回事。
还是不明白?
最为体现在日常辱骂,进行辱骂者认为理所当然或乃至于认定是为对方好,等被骂的人受不了寻短见,闹大了才知道那么做不对或是后悔都来不及。
楼令懂得分寸。
年纪较轻的翎姒没有那么多顾忌,自顾自在讲近些日子入宫的所见所闻。
楼令只是一边处理积累的事务,一边在听。
话说,怎么楼令不阻止呢?
说白了就是,刻意问是一回事,自己愿意讲成了另外一回事。
必须强调的事情是,楼令可没有对自己的女儿耍心机,被动充当一名听众而已。
最后是翎姒自己讲累了。
“父亲这一次去山东,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翎姒问道。
当前确实已经有“山东”这个地域性质的称呼了。
那个“山”是泰山,指的是泰山以北。楼令随口说道:“有趣的事情?吓了齐国和鲁国一跳算不算。”
“杞国应该很担惊受怕吧?他们什么时候迁徙到秦地呢。”翎姒又问。
关于将杞国迁徙到楼氏的秦地,那是楼令在两年前提到过的事情了。
因为涉及到列国的位置变更,所以楼令想要进行,多少是要跟晋君周提一嘴的。
“看来是君上说起这件事情了。”楼令说得比较笃定,那就不是在询问。
翎姒小鸡一般的点头,一边说道:“近期有封君入宫,提到秦地有不少无主之地,他们想跟君上求得那些土地。”
楼令听得眼睛眯了起来。
现如今的无主之地简直不要太多。
目前所有国家都没有明确“边界线”的存在,一般是筑城或设村才算拥有明显的主权,方圆百里之内没有城池或村庄都叫无主之地。
因为是那种样子,各国军队只要不接近某国城池或村庄,一概不能算是入侵,顶多就是一种借道。而这种借道,特指进入某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没有错,实际统治疆域和势力范围是两回事,简单区分就是大兵压境和实际入侵。
秦地是有很广袤的区域没有城池或村庄,由于是楼氏驱赶走了秦廷,默认就是楼氏的势力范围。
楼令也不问翎姒关于晋君周怎么回应那些公族封君,主动转移了话题:“单国有国丧,君上是已故单公的子弟,不久后会前往单国参加丧礼。届时,你是待在都城,还是回去‘太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