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遭人嫌

君权为什么会显得神圣?因为所有人在心里认为不可冒犯。如果世人不再天然畏惧君权,君主身上的光环就会消失,人们心中的顾忌不存在,变得敢对君主干任何事情了。

司马氏当街杀死的不是曹髦,他们揭掉了君权神圣的面纱,使之世人不再相信老天会庇佑天子,原来天子也能够被随意弄死。

那催化出了什么思想?简单来说就是,曹操让世人知晓兵强马壮可以为所欲为,司马昭让天下人看到天子也能死得跟猪狗没有区别。

权力来自于暴力。

权力也来自于神秘。

从司马懿之后,历代权臣难有好下场。

在司马昭之后,末代君王注定不得好死。

司马氏这一家子,他们的所作所为打破了国家权力的构建阶层,一家子不存在忠、礼、义、仁、信,智力是用来干造反事业,只能是强调孝行,在此之后很难避免君臣猜忌了。

其实,要是人死后仍有灵的话,司马懿一定会弄死司马昭这个混账玩意。

毕竟,司马氏的聪明人创造了必赢的格局,结果被司马昭赢得太烂了。

每一个阶级都有属于它的光环,要是光环不再存在,注定无法再“天然”地来压制其它阶级。

君主不再神圣,其他阶级可以视同猪狗一般。

同理,贵族身上的光环消失,黎庶也很难再心存敬畏。

高固非常不理解晋国这一群卿大夫在想什么,怎么会让黎庶看到贵族的丑态,固然是鲁国的贵族在丢人现眼,其他国家的贵族一样是受到了形象上的影响。

那就好比如,原本在战场上贵族不能被刻意杀死,能生俘就不能杀死,闹到变成谁可以随意杀死贵族,以后贵族上了战场就跟其他人一样随时可以丢命,同为贵族一样陷入了险境一般。

贵族不能针对君主。

非贵族不得杀死或俘虏贵族。

来自下级阶层打破既定规则,他们无功有过,事后会遭到清算。

那些规则的存在是保护了谁?明摆着的事情。

可是,晋国的贵族正在破坏有利于他们的规则,不止高固得知后搞不明白,想到那一层的其他贵族也不会闹明白,一概会认为楼令等人简直是糊涂至极。

郤至听懂高固想要表达的意思,说道:“是啊,我们不应该那么做。”

这就对了。

当代能够保住爵位的贵族,很难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蠢货。

只要不蠢,他们明白什么事情能做,又是什么事情绝不能做。

因此,至少在春秋时代“坐以待毙”不是完全的贬义,他们可以是为了保存家族的延续,使之子嗣仍为贵族可以继续作威作福,维护规则自己领死。

存亡续绝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在维护血统至上的规则。

要不然的话,怎么不见君主或贵族对以下阶层讲存亡续绝,动辄就让他们阖家入土。

高固在等楼令会怎么回应。

之前说了,楼令没有“革命”的胆子。

什么是革命呢?商汤干过。

而商汤干得不是为了一家富贵的事业,他改变了原来的规则,使之更多的人受惠,构建了一种被当时人们认可的新规则,才达到“革命”的高度。

周文王一样是以武力终结了旧有朝代,可他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再来就是帝辛不如夏桀搞到“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的程度,历史并未给周文王评价到了“革命”的高度。

如果楼令站在普通黎庶的这一边,成功打破了“血统至上”的规则,可是他仍然建立的是君君臣臣的王朝,一样不能算是“革命”的一种,顶多就是改朝换代。

事实也是那样,自商汤初次革命,再到一次又一次新王朝取代旧王朝,不过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而已,真不是在进行革命。

诸夏大地到了近现代才又发生革命,无数人为之前仆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一再试错之后完成了革命。

楼令真的知道什么是革命,他自认没有能力来办到。

面对高固的质疑,以及郤至的疑惑,楼令进行了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