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事了拂衣去(第2页)
要不然的话,作为穿越者的楼令,他能够不知道秦地是一块宝地吗?
春秋时期,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都”,也就是家庙所在便是“都”。
等晋国之君成为晋天子,展开分封之后,楼令才会将家庙迁徙到秦地,最大的可能就是迁到“雍”城。
荀氏的“都”是“郇”,它也坐落在汾水之边,距离“新田”不超过二十里地,只是“郇”在汾水北岸,“新田”在汾水南岸。
荀氏的封地并不集中,其实以“郇”为“都”也很难集中得起来,他们的封地离得很散很远,中间不止隔着范氏的“都”,还被一众公族封君围在中间,距离“新田”最远的封地便是大河西岸的“辅氏”了。
那样一看,等到了分封的阶段,怎么来进行分封一定会令晋君周十分苦恼。
毕竟,不止是各个卿位家族的“都”距离晋国都城非常近,连带他们的封地基本都处在晋国的核心区域。
所以了,不止是楼令希望将晋国的都城迁徙到“洛邑”,其他卿大夫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
楼令在隔天再次进入“曲阜”城内,主要是去宫城实地看看情况。
鲁君午已经收拾完了家庙,祖宗牌位以及一应礼器被运走,他本人则是暂时仍旧居住在宫城之内。
这是应有之意。
有些事情总是要有始有终,鲁君午必须等楼令过来进行最后的分割才能走。
“请务必将庙拆除。”鲁君午得知楼令来宫城,知道位置找了过来。
楼令先行礼,再说道:“这是自然。”
那是鲁国的宗庙,决不允许有其他家族进行利用。
其实,作为曾经一国公室的宗庙,懂事的家族也不会再次利用,要不然就是抱着鸠占鹊巢的心思了。
真要是干出那样的事情,不止鲁国公室要跟那个家族没完,晋国公室以及其他家族也要侧目。
“拆除之后,一砖一瓦会送到鲁国新都。”楼令说道。
那不会费太大的劲,顶多就是动用数百人吧。
鲁君午立刻就是一脸的感激。
啊?
还感激?
是不是太贱了呢。
然而,楼令作为这一场战役的晋军主将,算是为君效力,鲁国要恨该恨晋国之君;楼令在为晋君效力之外,愿意给予鲁君午一些面子,算是楼令个人的行为。
在一码事归一码事的春秋准则之下,鲁君午对楼令的承诺表达感激,真不算是一种犯贱。“贵国马上就要对卫国下手了吧?”鲁君午问道。
楼令微笑不答。
那是鲁国之君该问的事情吗?
楼令能够理解鲁君午的心态,大概就是自己已经倒霉,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其他人也倒霉了。
“贵国什么时候向齐国动手呢?”鲁君午又问道。
楼令其实跟鲁君午没有见过几次面,更没有私下交流过。
鲁国的三桓崛起,外人无法判断是不是鲁君午的扶持或放纵。
现在嘛,楼令多少看出鲁君午长期处在压抑之中,似乎是有些心理变态的倾向。
“外臣一直心有困惑,不知当不当问?”楼令说道。
鲁君午微微颔首。
“鲁国与莒国联合抵制齐国吞并莱国,为什么又立刻悖盟呢?”楼令问道。
鲁君午很是无奈地说道:“东风斗倒了西风,以至于发生了当今的祸事。”
那么就是说,鲁君午知道要是抵抗齐国的话,晋国不会那么快收拾鲁国。完全就是有那么一帮精神病的鲁国贵族瞎胡搞,闹到现如今的局面。
可不是嘛?
要是鲁国扮演好抗击齐国的角色,晋国确确实实还会忍受鲁国时不时的抽风行为。一切只因为鲁国在晋国这一边的定位。
“寡君已经接受郑君的结盟请求。”楼令说道。
鲁君午听懂了楼令要表达的意思,带着希冀问道:“贵国会归还郑国疆域吗?”
楼令没有马上回答,稍微沉吟了一小会才说道:“若是郑国立下大功,寡君不吝赏赐。”
什么样的功劳才算是大功?当然是由晋国来定义了。
其实,即便鲁君午不主动来找楼令的话,楼令也会找机会对鲁君午进行安抚。
最为起码,鲁君午先去搞定那一帮失去封地的鲁国贵族,不至于让他们有功夫跟晋国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