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皆是妙人啊!

一个国家无法如意集结大军,军队集结起来也没有指挥权,不是傀儡国又是什么呢?这样的国家若是被摆在前沿,不爆发战争会得到扶持,一旦爆发战争有极大可能成为弃子。

如果卫国甘愿当一个傀儡国,他们还要懂得恶心人,才能够讨得自家主子的欢心。

当然了,卫国要懂得分寸,恶心到他人忍受不住,即便是他们所在阵营最后胜利,身处前沿该要流多少血?

因此,卫国愿意当晋国的傀儡国,他们时不时就要恶心一下楚国或齐国,并且只是“汪汪”两声就要收声,可不能表演欲望显得过于强烈,要不然被一巴掌甩死可就悲剧了。

有那么一件事情,历史上的卫国确确实实主动邀请晋国派人过来作威作福,到卫国的负责人正是以“将军”的身份常驻。那是赵鞅彻底将卫国打服才发生的事情。

而郤氏一叔二侄没有被晋厉公杀死,以及有楼令的晋国,连续在四次大战中重创楚国,没有楚国继续与晋国争锋,其他国家面对晋国的确无法进行抗衡。

蘧瑗知道卫君衎根本就没有深入思考,大概就是卫君衎单纯想要抢孙林父的粗大腿。

干了太多荒唐事的卫君衎,他这一次绝对是错有错招,起码卫国不用像郑国和鲁国失去大片疆域的主权。

要是卫国主动被傀儡,楼令真不会非要灭掉卫国不可。

晋国完全可以傀儡卫国君臣,想要物资就索取,需要仆从军也下令征召,免了统治的成本,亦是缓解晋国侵略性太强导致列国更快倒向楚国的速度。

率军来到卫国边境的楼令,他很礼貌地派人前去谒见卫君衎,得到同意才进入卫国境内。

“这一下士匄要哭了。”郤至说完“桀桀”笑起来。

那可不是嘛!

范氏很早就盯上了卫国的土地,可能连怎么瓜分都想好了。

中行吴看了看郤至,又看了看楼令,脸上没有表情,眼眸里面却全是戏。

何止是范氏盯上了卫国,连荀氏和邯郸氏都给盯上。

能够吞并卫国,以几个卿位家族的封地分布,范氏、荀氏和邯郸氏都能打开一扇南下的大门。

“孙林父在卫国待不下去了。”楼令说完看向中行吴,扫了一眼立刻移开视线。

与孙林父交好的人是栾氏和士燮,他们都想利用孙林父来把控住卫国,某种程度上颇有成效。

轮到郤武子当政,失去强有力支持的孙林父开始在卫国逐渐失势,遭到卫君衎以及其他卫国贵族的反扑。

好说歹说,孙林父曾经为晋国效劳过,晋国当代君臣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孙林父连个流亡的地方都没有。

楼令明确表态就是应该收留孙林父来晋国,主要原因之一是留个后手,日后作为再次干涉卫国内政的筹码。

“保留孙林父的封地,只是‘戚’地不再归于卫国?”中行吴问道。

“拿‘戚’地,不是拿濮水以北的地盘?”邯郸旃有些错愕。

卫国的“戚”地也在大河边上,只是它距离“棘津”有点远,并且离“濮阳”实在是有些近。

并且只是让孙林父保留“戚”地的话,那么一片小地方孤悬,他还是卫君衎的叛臣,显得很是危险啊。

说危险,主要在于卫君衎不像是一个能够稳住情绪的人,可能哪天气不过就发兵攻打“戚”地了。

人家郑国君臣的情绪就很稳定,国内先是爆发“五氏之乱”,随后侯晋携带封地投奔晋国,郑国君臣气不过还是接受了现实。

“那个‘戚’地将卫国临近大河的南河段与北河段隔开,但凡孙林父有能力,遭到隔开的卫地不可能再归卫国所有。”楼令说道。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大河自河南浚县南改道向东,再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沿卫河河道北行,最终汇入故道入海。

这一次改道让两岸数百里方圆变成泽国,甚至水都漫到了“邯郸”附近。

改道之后的大河,它变成了两条河床,夹住了中间一个狭长区域,一直到出海口。

也是在那一次改道,卫国和齐国遭受重创,尤其是齐国济水以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了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