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就是分赃不均
所有卿大夫中以郤杨最为年轻,再来是士匄。 楼令是壮年,还等得起。
年纪比较大的郤至和邯郸旃、智罃、士鲂,要是再拖下去的话,他们可能等不来分封的那一天了。
不是考虑到这一层,楼令当然更加愿意消灭现有列国,完成大一统再进行分封。
卿大夫之中有四人年龄比较高,他们会渴望加快分封的速度,一旦执行比较慢的那一条国策,必须考虑到会不会有人不愿意继续等。
一件事情要是存在反对者,那人手里有着权力,肯定就会出现乱子。
要干一件大事,结果有掌权者捣乱,极容易闹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晋君周当然会选择比较稳的路线。
非常现实的事情还有,晋君周知道一旦快速分封,他会落得东周天子的下场。
东周天子什么下场?他们因为手中没有实力,得不到诸侯的尊重,甚至要担惊受怕是不是有诸侯想要取代自己。
晋公室可以取代周王室,凭什么不会有人想要取代晋王室?
那个“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孔子讲出来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只是他们没有孔子有名。
晋君周很清楚自己还在积累实力的过程,不是没有可能积累出足够的实力,亦或是从卿位家族拉拢到可靠的盟友。
所以,晋君周是真的希望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最好是熬到手里的实力可以跟卿大夫抗衡的那一天。
要说有什么让晋君周意外,一定是楼令展现出来的态度了。
明显就是越快分封对卿大夫越加有利,结果楼令给出走哪一条路线都行的态度。
晋君周会思考楼令到底是什么考虑,难道是因为楼氏与晋公室联姻的关系,顾虑到外孙可能面临的环境?
不是没有那种可能啊!
齐国一开始是什么定位?他们自从定下跟周王室世代联姻的格局之后,成为了周王室最忠实的盟友。其实后面是周王室搞小手段,伤透了齐国公室的心,双方逐渐渐行渐远。
“我可以定下世代与楼氏、范氏联姻的祖训吗?”晋君周想到了这个。
为什么要加上一个范氏?这个还是晋君周跟楼令学习的平衡之道。
不选其他家族,当然是因为有同姓不婚的规矩了。
其实就是有得选,在没得选的情况下,规矩就是被用来打破的。
他们在“郢”一待就是三个月,期间走一走逛一逛,将稀奇看了个遍。
而在那几个月的时间之内,晋军能够在该区域找到的楚人都送回了本土。
“乱了几次?”郤至不负责实际操作,知道楚人乱了几次,不知道闹出来多大的乱子,有没有被解决。
“是啊。”楼令的表情比较正常,看不到营造的凝重:“楚人的桀骜不驯是我们早就料到的事情,无非就是敲一棒子给颗甜枣,慢慢驯服便是了。”
以前晋军俘虏的楚人挺多,他们为什么不乱呢?因为楚国没有灭亡,所以他们有可能被赎回。
这一次,楚人一再作乱的原因挺多,首先肯定是得知亡国,情绪上比较难以控制;再来就是晋国有长期占领楚地的趋势,以及将楚地的楚人全数迁徙走。
人在绝望的时候,要么是选择沉默着死亡,不然就是爆发出来。
楚人从来不缺抗争的精神,他们缺得是真正靠谱的领导者,送往晋地的沿途作乱,有点乱子很快就被平定了。
晋军押解楚人前去晋地会不特别注意安保吗?
真想闹大一些,等到了晋地再搞串联,直接在晋国本土遍处开花,即便最后事败也能搅得晋国鸡犬不宁的吧?
“敢闹事,一定要杀绝。”郤至其它的事情懒得想,太知道奴隶一旦敢抗争是意味着什么。
说白了,当前的贵族都是奴隶主,像是郤氏就有着非常多的奴隶,没有自己的那一套,该乱早就乱了。
春秋时期掌控一切的是贵族,诸侯也是名位比较高的贵族。他们这些人早就形成共识,决不允许奴隶反抗,杀鸡儆猴无效就将鸡和猴全宰了!
长期的高压政策之下,奴隶不得反抗连奴隶都被动接受,列国也就没有爆发过成规模的奴隶起义。
而在春秋是奴隶身份的人,多数当然是世代为奴,他们属于被驯服的那一群人;一些战场被俘成了奴隶的人,他们反抗非但得不到母国一丝一毫的帮助,相反母国得知他们进行反抗会前去说服乖乖受死,免得连累了自己的家人。
这一次楚人成批反抗,不就是没有了前去说服他们的人嘛。
楼令还真的就使用高压政策,分组之后谁反抗就采取连坐,迅速地将局面控制住。
“我们差不多要回去了吧?”郤至问道。
楼令答道:“取决于楚地西北的战事进程。”
晋军当然还是楚地西北部攻城略地,只能说进展方面不是多么顺利。
一些该知道的消息,据城而守的楚国贵族已经知晓。他们也能够从晋军的行动得出一些猜测,晋国要扫平当地进行长期统治,不是扫荡一波会撤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事关能不能保住自家的基业,楚国的贵族能不拼死反抗吗?他们宁愿将家底掏光用在反抗上,也不愿意留给晋国一丝一毫啊! 展开业绩竞赛的晋军,他们面对楚人死守城池,打着打着越发觉得亏,放慢了攻略的脚步。
要是付出的伤亡远超过能够获得的利益,那真的就要好好思考是不是应该及时收手了。不是吗?
“有些打不动了。”楼令摇着头说道。
说得是谁?当然是中行吴、邯郸旃和智罃、士鲂了。
划地展开攻略,谁打下,便是他享有最多的权益。很公平的吧?
邯郸旃和智罃、士鲂都需要获得更多的人口和资源,攻掠楚地西北部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可是,他们面对誓死反抗的楚人,无法取巧的同时,没有能力攻取。
其他友军冲不动,一下子让中行吴不是那么敢冲,他带着军队冲太猛会陷入包围,不止有功亏一篑的极大风险,甚至有可能将自己葬送进去。
目前仍在按部就班实施攻略的晋军,只有楼武这一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