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禅位?

周王室的君臣怎么可能看不出晋国有取代的野心呢?他们很清楚每一个阶段都有诸侯想要进行取代,只是从未面临过当前的危机。 在当前,不仅是晋国太过强大,跟周王室本身弱小,以及没有国家有实力阻止晋国的关系更大。

周王室东迁之后,能不能保住天下共主的地位,确确实实不再看周王室本身,起初依赖齐国,后来仰仗晋国。

其实,晋国不短的时间内对周王室挺不错,只是晋国从周王室得到大河边上大片土地之后,好像是某种开关被打开了。

什么开关?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晋国君臣才意识到周王是那么的软弱可欺,其他诸侯并不是真的想为周王室闹到国破家亡的下场。

自从晋国开始要求列国除了向周王室进贡之外,也需要向晋国上贡,其实天下的聪明人就意识到周王室的覆灭进入倒计时,既有可能很快就会被晋国公室所取代。

那些聪明人忘了一层,也就是没有想到一度被齐国摁下的楚国会那么快恢复元气,更没有料到晋国的卿位家族会持续进行内斗。

春秋时期,谁能料到最终是秦国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毕竟,秦国在春秋阶段并未真正强盛过,他们能够爬到列国的中游位置就挺让人意外了。

“我们驻营期间,是不是应该尝试干点什么?”

“干什么?”

“例如,派人去劝说周天子主动禅位。”

“啊?”

楼令与郤至已经来到大河北岸,由于跨河大桥并不多么宽的关系,有一大批晋军还在大河南岸,先行过江的晋军当然要停下来等候友军。

“周天子能主动禅位?”郤至怎么就不相信呢。

楼令倒是有不小的把握,只是不敢抱有十成十的信心。

周天子再怎么势衰,他也是天下人公认的天子,一天还坐在那个位置上,除非是碰到足够丧心病狂的诸侯,要不都会保住坐在天下共主之位上那人最起码的体面。

其实不是给周天子体面,主要是诸侯自己要保住颜面。

毕竟,周天子的身份非同一般,他们要是欺辱周天子太甚,自家的臣子有样学样可怎么办。

不是会不会的疑问,完全是诸侯敢过分欺辱周天子,丢脸的绝不止是周天子。

他们要是当了那样的始作俑者,不是自己某天会被复刻那样的场面,便是报应在子孙后代身上。

另有一项考虑,也就是某些界线绝对不能被打破,要不然就别讲究谁比谁高贵了。

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世人看到周天子能被那样欺辱,明白了身份高不高贵是看手里的实力,并不是来自血统。

知晓那种道理的人,他们立马就得出“兵强马壮者为之”的事实了。

再没有本事,依靠血统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谁会轻易打破这样的格局呢。

“试一试。成了最好,不成也不会有损失。”楼令说道。

郤至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再后知后觉地说道:“应该陈兵在‘洛邑’城外,效果会更好。”

以武力逼迫人,看着确实是会更有威慑力。

楼令要试一试并不是临时起意,没有大军开往“洛邑”再干,怕得是适得其反。

当前的人远比以后更讲究颜面,尤其是高位者。

一副明摆着就是要逼着就范的模样?傲娇的人会选择宁死不屈。

晋国公室取代周王室已经是必然的事情,楼令并不想将事情办得太糙

收着点来,一次不成,那就下一次的下一次或又一次罢了。

“你想派谁去?”郤至认为去办事的人身份不能太低,太高又显得不合适。

楼令早有人选,说道:“我这边派出书和乞,你也挑两个人。”

事情办成了有没有功劳?那肯定是有功劳,只是最大的功劳轮不到实际办事的人。

楼乞已经立下大功,作为父亲的楼令很愿意再助力一把。

兄弟功上加功,总不至于楼书没有丝毫收获吧?

立下那样的功劳,晋君周不可能没有赏赐,并且不可以过于吝啬。

这样一来,楼书或楼乞就有很大的机会从晋君周那里获得土地的赏赐,楼令的开枝散叶就不用从楼氏分割了。

话说,楼令不是排斥分家的吗?只能说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有了楼武的例子,楼令不能厚此薄非。

尤其是楼乞已经立下了先登、战将、破阵的功劳,总该让楼令帮一把。

如果楼令在楼乞明明可以获得封地的前提下,进行压制或破坏,超大概率会让他晚年不祥。

郤至对楼令进行了借鉴,选择的人也是自家的庶子。

一众小辈带上人手返回大河南岸,目标明确地往“洛阳”赶路。

他们进入“洛邑”城内,没有急哄哄立刻办事,安顿好了再去了解有多少周王室的公卿在城内,分配好了各自的拜访人选,分别送去拜帖,等着收到拜帖的公卿做出反应了。

四个小辈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周王室的公卿比他们还着急,特别是毛公共和刘公季子连夜过来相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不是派来子侄或家臣试探,只是猜测楼令和郤至的子嗣拜访是为了什么,本尊直接过来了。 以他们出现的时间,极可能是回到家得知消息,火急火燎地做出反应。

对刘公季子和毛公共来讲是完全没办法的事情,他们的商业版图比较大,自从“洛邑”被晋军所控制之后,各种大型生意直接就断了。

商业版图大,意味着要养活更多的人,用来与生意伙伴维持交情的花费不会低。

生意做得那么大的刘公季子和毛公共,他们对周王室面临着何等困局有更深的了解,认为无非就是伸头或缩头都是一刀的事。

那个“一刀”指得是他们的大王失去天子之位与王位,真要死人也是死一些小虾米,晋国君臣万不能宰了周天子以及王室的一众公卿。

继续拖下去要破产,进而全家完蛋,面对早就形成被取代的定局,两位公卿有其它的奢望。

既然无反抗,是不是可以尝试加入?

要是能够加入进去,说不定保住既有利益的同时,能够获得额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