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强者的傲慢

在执行堡垒推进战略的前期,楼氏得到了来自其他家族的帮助,其中郤氏的助力最大。

那些帮助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的支援上,使得楼氏能够集中更多的力量在前方来压制义渠,后方得以大肆修筑兵堡。

来自其他家族的帮助当然不会是无缘无故,要么是在还人情,不然就是在讨人情,总归就是一种人情往来。

家族与家族之间便是这样,日常有需要的情况下,力所能及的地方搭把手,人际关系得到稳固,人情往来加深感情。

要不然的话,事先有再好的交情,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袖手旁观或无能为力,事后感情必然会变淡,乃至于不再往来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所说的是力所能及,真要到破家襄助,那可不是人情那么简单了。只是……,极少人愿意破家襄助便是。

第一年,楼小白的主持下,八个月的时间让堡垒推进战术向前推进了八十里。轮到在山林里面修筑堡垒,四个月只向前推进了不到二十里。

去年是第二年,一整年的时间里面,堡垒只向前推进四十里,期间大多数时间是在前进与后退中循环。

那是到了山林地段,材料运输不易就是一道难点,卡住了工程的进度。义渠的反扑也远比第一年要激烈。

两年的工程下来,大批民夫掌握了手艺,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农夫,日后的社会地位必然得到提升。这个也是他们在前线冒险所得到的回报,自己受益再因此惠及子孙。

“义渠的反扑很猛烈,只是又不大规模反扑,很难一次歼灭太多义渠人。等他们的损失略大就会停止进攻,我们恢复修筑兵堡又继续小股队伍袭扰。”楼小白这句话归纳起来就一个意思:烦不胜烦。

楼令很清楚怎么回事。

在势力与势力的对抗中,弱小的一方该是脑子有问题才会与远比自己强大敌人正面交战,使用频繁的骚扰战术无疑才是最为正确的应对方法。

义渠人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作战,他们不止熟悉地形,并且有相当的群众基础。

楼氏说什么都是入侵的一方,不存在地利或人和,被动一些属于是应该的。

只是那样一来,交战的地点在义渠人的地盘,经济损失与人员死伤肯定是义渠一方最重。

遭到入侵本就是那么一回事,真有实力谁愿意战场在己方的家园?一棵草被踩踏都能算作损失的一部分。

“两年的时间里面,我们斩获了上万首级,抓了差不多同等数量的战俘。那些战俘里面以老弱妇孺居多。”楼小白脸色多少有些严峻:“义渠人的抵抗意志很强。”

楼令一点都不意外。

要是义渠人抵抗意志薄弱,他们不配与秦国较量将近四百年的时间。

对,没有错,秦国与义渠纠缠了快四百年,最后还是秦国用不名誉的手段灭掉义渠。

秦国的太后给义渠王生孩子,并且一生就是俩,不妨碍芈月在秦国是一位好太后。

其他列国怎么看?当时的秦国一直被关外各国看不起,不缺秦宣太后给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这么一回事了。

在义渠被灭之后,那两兄弟有没有活下来,未能从史书找到相关的记载。

楼令从一开始就没有义渠会遭遇挫折就认输的奢望,更没有短时间内将之完全消灭的天真想法。

实在是义渠太过滑不溜丢,有着成熟异族该有的识时务,打不过就知道躲,躲不过干脆利索的逃。

对楼氏来说不利的地方不仅是义渠人思想上的灵活,地利占了不小优势的因素。

义渠不是完全的游牧民族,放牧与狩猎、采集、农耕都掌握一些,算起来是早期的羌人一支。

这个羌人不是现代五十六民族中的那个。

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面,算作羌人的部落非常多。其实“羌”所指的是有差不多的生活习性。在文化层面,以部落形式而存在的话,得是有相同的神话背景,才算得上是同一个民族。

有相似生活习性这种事情,大兴安岭那边过着很多依靠狩猎和采集生活的部落,河套区域也有着相似生活习惯的部落,能够说他们是同一个民族吗?

可以从血缘关系和文化认同来归纳民族的区别,总不能说幼儿时期一样要喝奶,人与其它哺乳动物也是同一个民族。

而中原王朝鼎盛的时候,很爱给周边的部落划分归属。

例如说,西汉时期的北边各部落并非匈奴人,偏偏汉帝国将他们划到了匈奴人的一拨里面去。

例如西汉时期的白羊部、浑邪部、楼烦部等等,他们可以是东胡、羌、月氏、楼烦在草原的残部,可能也受到了匈奴人的欺压,可是汉廷将他们一概视为匈奴的一部分。

同理,东汉时期在西北作乱的不一定是羌人,一概被划到羌人的一拨;明代的沿海一直受到倭寇侵扰,进行侵扰的真倭寇并不多,多数其实是假扮的倭寇,但是从方方面面都只能视为真倭寇,可不能说是假扮的倭寇居多。

义渠是羌人的一支?这是现代一些专家学者的说法,灭亡的义渠人无法反驳。

在楼氏对上义渠之后,楼令没管秦国是拿义渠来怎么定义,很直接地将义渠视为敌对势力。

至于说义渠到底是什么成份,他们来自哪里,血脉的来历又是谁?这些以后可以来慢慢编,乃至于编都不用编。战后简单记录,某年的某个季节义渠与楼氏为敌,随后在某年的某天义渠被楼氏消灭,其它真的不用多写了。

打输了……,或者很艰难才打赢,才需要写清楚前因后果与遭受的苦难。为的是让后人长教训,也是一份祖先留给子孙的清算名单。

没有多大损失就打赢了?或者一波直接消灭?浪费墨水往详细了写干嘛,搞得祖先很没用似得。

从始至终,楼令都知道义渠不会那么容易被消灭。

这不是使用堡垒推进战术了吗?表明楼令非常明白义渠人不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