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煮面 作品

3. 第 3 章

隔天早晨,在闹钟响起之前,宋存先睁开了眼。

她是一个对时差不敏感的人,人在哪个时区,就遵循哪个时区的秩序。对常年各地演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儿,节约很多时间不说,还能最快融入当地的作息。

昨晚躺床上已经两点多,她连窗帘都没力气关严,直接趴床上睡着了。此刻睁开眼,晨曦跃入瞳孔,宁静而温和。

她转了下眼珠,一跃而起。

到底是自己家,完全没有任何的陌生感。牙刷是新的,在盥洗台上,玻璃杯上溅了她洗手的水滴,从杯壁外侧缓慢滚落。

电动牙刷挂在收纳架上,她好奇点了开关,居然还有电,不自觉弯了弯嘴角。她已经一年多没住进这里了,理应不该有的。

这当然不是电池技术突破了时间,是老妈的爱突破了时间。

不止这些,舒服的床单被套,柑橘味的洗洁剂清香,保质期内的纯净水,还有冰箱里昨天生产的三明治,一切的一切,她都感受到了。

她洗漱完,径直去了主卧改造的琴房。自从进入音乐附中后,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这练琴,父母很少踏足,这里完全是她的私人空间。

房子在顶楼,做了全方位的隔音、吸音处理,不用担心扰民问题。在这里的时间是孤独的、是享受的,甚至是热血的。面对着这扇落地窗,她无数次抬手起落,划下了数不尽的休止符。

黑色的施坦威三角钢琴上印出她不再稚嫩的面孔。

阳光洒下,掀开琴盖,音符缓缓流出。

一段慢节拍的音阶练习后,她选了贝多芬的《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进入今天的晨练。

曲目的难点在于触键力度的细腻变化与情感的极致结合,从等待、面对、抗争到期望,无不感受到创作者内心的彷徨、纠结、痛苦。是贝多芬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表作品。

尾声在f小调的悲哀声中安静,几个连续的极弱音出现,在一声声喘息、下沉中,挣扎者短暂地抓住了命运的咽喉,于黎明中等待下一次颠覆。

宋存平复住内心的情绪,看了眼震动的手机,页面开在微信。

韦姐的消息正好进来,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链接。

“强强联合!Bso最帅指挥家与国内最美青年钢琴演奏家私交甚好!”

是上个月,她和Bso的指挥Carl一起吃饭的场景。促成这场饭局的也不是她,是乐团的一个投资人,在欧洲做艺术经纪,刚好认识,才组了局。

画面被切割地很干净,昏暗的光束洒在她的侧脸上,轮廓模糊,微抬的下颌线被拉直的嘴角,撑出两分弧度。

她和Carl侧身靠近,脸色很松弛,像极了老友相聚。

这标题有很多华而不实的地方,比如“最帅”、比如“最美”、比如“私交甚好”。

不用想,是韦姐的手笔。为她接下来在国内的独奏会造势。这种操作也就在国内有点用,在国外,都懒得理。

国内冷冰冰的古典乐市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来她的票,卖得并不好。

一再告诉自己降低期待慢慢来,然而这多少也是会让人有点丧气。韦姐暗示过她很多次,要想被人记住,先要被人看到。

韦姐给她扒拉过,近几年国内火的青年钢琴家,哪一个不是有风格的?只是这风格有音乐上的,也有个性上的,她偏偏两者都算不上。

甚至因为家里的原因,她一向刻意低调,不惹旁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