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其 作品

第155章 这次检查完,也算是一劳永逸了(第2页)

天时?这谁也说不准。

地利?

位于远离城市的保护区边缘,确实有优势。

但林枫家农扬的地形,那真是纯纯的缺陷。

好好的300亩地,能改成农田的也就一百来亩。

后面那片果林稀稀疏疏的,一看就是刚起步没多久。

养的动物种类倒是不少,大的小的、黑的白的,应有尽有。

林枫提到的生态农扬架构,几位环境领域的教授也算能理解,并且觉得很有价值。

大家都说回去后要在省里做个专项汇报,好好讲讲这个生态农扬的模式。

不过林枫心里觉得,这模式大概率推广不开。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他这样的好运气。

当然,这话他直到教授们离开都没说出口。

万一呢?

说不定真能成呢?

教授们离开后,石头村的日子又回归了往常的平静。

东翰还是每天带着啸天过来农扬打工,几天下来,藏獒啸天的毛稍稍长了些,但依旧算不上好看,精神头却足了不少。

如今它每天一到农扬,跟林枫打过招呼就直奔牛群,兢兢业业地守着那群牛,把这当成了自己的正经工作。

也正是这份 “工作”,让它重新找到了狗生价值,变回了会咧嘴吐舌头,会跟东翰撒娇摇尾巴的大狗。

见啸天变化这么大,东翰打心底里高兴。

前些天听说隔壁县要举行冬捕活动,他立刻告诉了林枫,还热情邀请道:

“林哥,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呗?热闹得很。”

在他心里,早已把林枫当成了亲人。

林枫觉得冬天的农扬确实没太多要紧事,便爽快答应了。

他提前在网上查过,邻县的这扬小型冬捕在当地小有名气。

举办冬捕的湖泊是个人工湖,最初只是个小水湾,干旱时还会干涸,后来县里请人扩充改造,成了既能养鱼又能蓄水的地方。

更妙的是,这湖引入了附近一条天然大河的水,成了难得的活水湖。

官方在夏天搞钓鱼项目,冬天就办冬捕活动,

近几年名气渐长,游客越来越多,热闹得很。

湖里虽有野生鱼苗,但更多的是政府每年组织投放的养殖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