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吖吖鸦鸦 作品

第461章 天幕番外102(第2页)

【随着太皇太后离世,大阿哥胤褆成婚,胤礽选定太子妃,夺嫡之争,逐渐拉开帷幕。】

【不过朝中机灵的大臣不少,由于这一世索额图不是受伤就是被一贬再贬,导致他在权臣眼里毫无威慑。】

【明珠对大阿哥拉拢势力的事也不上心,支持力度也不强。】

【间接影响到大臣们对太子和大阿哥的看法,愿意早早站队的大臣都变得很少。】

【还有一部分大臣则是等着胤祎到胤?几个阿哥长大,看谁的能力更出众,值得他们站队。】

大秦的臣子们很认同最后一点,要想站队肯定找有能力的,不然找个叉烧带不动怎么办?

到时候从龙之功没得到不说,还连累族人。

嬴政的眼神扫向悄默点头的某些大臣,将他们的名字记在心上。

如今他的子嗣里初现锋芒的有三个,阴曼作为女子,一路走来更艰难一些,她都一直坚持着。

赢政很欣赏她这份韧劲,不过也不会偏心她,这条路不好走,赢政要选择的人必须是最合适,最优秀的。

他不会偏袒谁,儿女们想要什么,就得靠他们自己。

刘邦:“恒儿,朝堂还有人对储君一事左右摇摆吗?”

刘邦挺好奇,他已经重新立太子,怎么站在恒儿身后的大臣没多少呢?

刘恒:“父皇,很多大臣更愿意做保皇党忠于您。”

刘恒知道那些不愿意支持他的大臣,在观望母后的反应,有些人估计在想母后会不会更支持刘盈。

对于恒儿的话,刘邦是不信的,新人他不了解就罢了,一部分老臣他可是知道,只忠于他怕是不可能。

随后,刘邦看向吕雉。

吕雉:“陛下,臣妾的态度并不重要,刘恒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看清各方势力都有哪些人。”

“一代新人换旧人,等您百年以后,刘恒继位时,某些老臣还在不在都不一定。”

刘恒赞同这话,所以他并不着急。

刘邦听懂了娥姁的言外之意,也放心不少。

刘邦的眼里闪过一丝杀意,要是真有人一直不识时务,他走的时候可以带走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