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雪 作品

第63章 蛰伏之狼(下)(第2页)

也先敏锐地察觉到了大明的犹豫与无奈,抓住时机,在阿尔泰山脚下的隐秘峡谷中,建起了数十座冶铁工坊。*9-5+x\i\a`o,s-h-u\o·.¢c-o\m~工坊四周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日夜浓烟滚滚。工匠们在工坊内挥汗如雨,风箱拉得震天响,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峡谷。铁矿石在高温中融化,经过反复锻造,逐渐变成锋利的兵器、坚固的铠甲。也先时常骑着骏马,在工坊外巡视,看着熔炉中跳跃的火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战场上,瓦剌铁骑挥舞着利刃,冲破大明防线的场景。而此时的大明王朝,却依旧沉浸在九边整肃与新政推行的事务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一场暴风雨正在草原深处悄然聚集力量,只待时机成熟,便将席卷整个北疆。

更具戏剧性与讽刺意味的是,也先在与东察合台汗国的冲突中掳掠而来的工匠里,竟有大半曾在中原大地上留下足迹。他们或是早年随着商队南下,在应天府的朱雀大街铁匠铺里学徒,或是曾被征召至宣府的兵工坊,在匠籍制度下习得精妙的锻造秘术。这些身怀绝技的匠人,手掌上至今留着大明炉火灼烧的疤痕,却在也先的皮鞭与美酒的双重威逼下,将从大明交易而来的铁锅投入熔炉。风箱拉动的轰鸣声响彻工坊,铁水翻涌如赤色长河,经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淬炼成一片片冰冷的甲片。当他们按照多年习惯,在新造铠甲内侧刻下"洪武年制"的字样时,粗糙刻痕里渗出的,不只是淬火时迸溅的火星,更是对故土的眷恋与思念,以及命运无常的苦涩。谁能想到,这些曾象征大明繁荣昌盛的器物,如今正被锻造成刺穿其胸膛的致命武器?工坊内,锻打声日夜不息,轻型链甲如银蛇盘绕,重型板甲似玄龟披甲,在阳光下泛着幽冷光芒,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血色命运。那些"

洪武"字样,在金属表面若隐若现,恰似历史投下的嘲讽暗影。

在紧锣密鼓筹备军事力量的同时,也先展现出超越草原传统首领的政治智慧。他深谙萨满教在草原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耗时数月精心策划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祭天仪式。当夜幕笼罩草原,寒风裹挟着沙砾呼啸而过,也先暗中命人在九座山丘之巅,将浸满油脂的羊毛束点燃,九道火光如流星般划破夜空。刹那间,火光照亮了整个草原,映得云层如燃烧的血幕,连远处的狼群都停止了嚎叫,怔怔望着这奇异的天象。萨满巫师们身着缀满兽骨的法衣,在火光中疯狂起舞,振臂高呼早已准备好的预言:"北斗七星落瓦剌,草原将有新可汗!"在众人震惊与敬畏的目光中,也先披着清冷月光,缓缓登上祭坛。他身披缀满狼牙与鹰羽的大氅,手持镶嵌宝石的权杖,每一步都似踏碎了旧秩序的枷锁,将自己塑造成为天命所归的草原新主。祭坛下,各部族首领望着这"天赐异象",眼中的疑虑渐渐被恐惧与臣服取代。

与此同时,也先将矛头直指不可一世的黄金家族权威。他组建了一支由萨满、商队和密探组成的特殊队伍,游走于草原各个部落。通过这些人的口耳相传,"鞑靼可汗阿鲁台私吞明朝赏赐,不配为汗"的流言如瘟疫般蔓延;又指使文书官篡改鞑靼与明王朝互市的文书,伪造"阿鲁台愿为明臣,图谋共灭瓦剌"的所谓证据。这些精心设计的阴谋诡计,如投入干柴堆的火星,成功点燃了瓦剌与鞑靼之间仇恨的熊熊烈火。当阿鲁台看到那份伪造的文书时,愤怒地将羊皮案几掀翻在地,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也先的圈套。也先的使者带着染血的文书,在各部落间穿梭,将猜疑与敌意播撒在草原的每一寸土地上,曾经维持草原平衡的微妙关系,正在迅速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