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锦绣阁(第3页)

这期间,并非没有官员私下议论,觉得皇帝大兴土木过于铺张。但朱高炽早有准备,建造锦绣阁的所有费用,全都是从他的内府库银中支出——这部分银子来自皇帝的私人收入与各地贡品,并未动用国库的一分一毫。官员们即便觉得不妥,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进谏,只能眼睁睁看着锦绣阁拔地而起,成为紫禁城中最耀眼的新地标,见证着洪熙朝晚年的安逸与享乐。

洪熙十五年正月初二,紫禁城还笼罩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朱高炽便带着赵贵妃、顾顺妃、王淑妃正式移居刚建成的锦绣阁。楼阁内暖意融融,琉璃窗折射着晨光,与乾清宫的肃穆截然不同。当日,皇帝特意下旨昭告群臣:“自今日起,凡军国大事,由太子朱瞻基与内阁首辅杨士奇共议决断;重要奏疏呈送锦绣阁,由朕画朱批即可,不必日日觐见,更不必事无巨细皆来请示。”这道旨意,几乎将朝政的决策权彻底交予太子与内阁,为自己的享乐生活划下了明确的界限。

太子朱瞻基在东宫接到父亲的旨意,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他随即在文华殿召开首次“辅政会议”,杨士奇、英国公张辅等重臣悉数列席。会上,众人围绕“维稳北方军饷调度”“增收江南商税细则”等新政议题展开讨论,朱瞻基条理清晰地提出见解,时而倾听老臣建议,时而拍板定夺,举手投足间已颇具帝王风范。散会后,他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内心由衷感慨:“

父皇终是放心将这天下交予儿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