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储君暗战

三月下旬,锦绣阁的药味终于淡了些,朱高炽的病竟奇迹般地有了起色。?l^u\o¨l.a\b+o*o+k′.¨c!o^m?他重新感觉自己对身体恢复了控制权,不仅能下床独自行走,甚至能在庭院里慢慢踱步。虽然走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吁吁,脸色也依旧苍白,但总算摆脱了卧床不起的窘境,眼中也渐渐有了些往日的神采。

可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老皇帝朱高炽同样没能逃过这个定律。身体稍微康复,他对赵贵妃的肉体之欢便愈发痴迷,仿佛要将病中欠下的时光都补回来。他蛮横地要求贵妃变着法子伺奉自己,今日要听着琴曲承欢,明日要在暖阁里嬉闹,花样百出,全然忘了太医“静养禁欲”的叮嘱。

赵贵妃起初是坚决不从的。她看着皇帝依旧虚弱的身体,心疼又着急,苦口婆心地劝:“陛下大病初愈,龙体尚未完全康复,此时万万不可再想这些男女之事,仔细伤了根本。”她甚至故意躲着皇帝,白天借口打理庭院,晚上早早熄灯假装困倦。

但朱高炽哪里肯罢休。他拉着赵贵妃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哀求:“娇娇,朕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过一天少一天了难道你还要这般为难朕,连这点最后的心愿都不肯顺从吗?”他一边说一边咳嗽,单薄的肩膀微微颤斗,那副可怜模样让人心头发软。

赵贵妃看着他这副样子,尤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狠不下心。她知道皇帝的身体经不起折腾,可更清楚他的时日或许真的不多了。最终,她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陛下莫急,臣妾依你便是,只是万万要保重身体,不可太过放纵。”

得到应允的朱高炽顿时破涕为笑,拉着她的手不肯松开。赵贵妃只得小心翼翼地伺奉,对皇帝提出的各种要求一一照办,时而用温柔乡安抚他的情绪,时而用轻歌曼舞转移他的注意力,尽量让他舒心却不过度消耗精力。

或许是这份温存让皇帝愈发依赖,短短半个月内,朱高炽竟两次下旨赏赐岐王朱瞻崅,不仅加了食邑,还赏了无数珍宝玩物,连带着赵贵妃的份例也翻了一倍。他与赵贵妃几乎形影不离,吃饭时要同坐一桌,散步时要携手同行,连批阅那些无关紧要的奏折,都要让贵妃坐在身边研墨。

皇帝与贵妃这般如胶似漆的关系,让朝中不少人暗自揣测。有人说“贵妃怕是要扶正了”,有人猜“陛下是不是想给岐王铺路”,各种流言在官场悄悄流传,却没人敢拿到明面上议论。.5/2¢0-s,s¢w..¢c`o/m·毕竟岐王朱瞻崅归根结底还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整日里不是读书就是在后花园放风筝,连朝堂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在众人看来,一个黄口小儿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所以各方势力虽好奇皇帝的偏爱,却也不会往“易储”这种虚无缥缈的方向去想。

比起后宫的恩宠,朝中大臣们更关心的是另两件事:越王朱瞻墉近来频繁与旧部接触,府中护卫也比往日多了数倍,会不会在皇帝身体虚弱时忽然发难?太子朱瞻基早已全面处理政务,威望日增,会不会在哪天接到皇帝的禅位诏书,正式登基睥睨天下?这些关乎权力更迭的猜测,才是百官心头真正的悬念。

唯有沉浸在温柔乡中的朱高炽对此一无所知,他依旧每日与赵贵妃寻欢作乐,将朝堂之事尽数抛在脑后。赵贵妃倒是从儿子朱瞻崅的嘴里隐隐约约听到一些风声——岐王偶尔会回来学舌,说“二哥(指越王)府里的人最近总在宫门外转悠”,或是“东宫的侍卫比以前多了”。

每当这时,赵贵妃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认真地告诉儿子:“崅儿,这些都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你只需好好读书、学礼,做好自己的岐王就行。天塌下来,有大人顶着。”她抚摸着儿子的头,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她看来,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只要儿子安分守己,只要自己牢牢抱紧太子这条大腿,未来总有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