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天子驾崩
刘昭的车队回到并州后,蔡邕便急切的让刘昭和蔡琰成亲。·小/税_C*m¢s/ ·追+罪~新!彰-踕_
刘昭也没推辞,立刻筹备婚礼,向天下广发婚帖,决定三个月后成亲。
各方势力,只要对刘昭持友好态度的都送来了贺礼,有的甚至专程赶到并州为刘昭庆祝婚礼。
其中来参加婚礼的士族不在少数,这些士族与刘昭并不熟悉,甚至没有见过面,只听过名声。
他们真正目的自然是为了蔡邕的书库。
刘昭与蔡琰成亲,书库作为嫁妆给了刘昭,刘昭对书库拥有绝对的使用权。
得知消息后,这才纷纷赶来并州庆贺。
一下吸引来这么多士族,刘昭自然利用好这个机会,特意在太原城内建造一座巨大的藏书阁,书库中的书全都摆放在藏书阁内,藏书阁可以给任何人观看,但是必须入并州籍才行。
也就是说,想要随便看藏书阁中的书,就必须搬到并州来。
这对一些渴望读书的寒门来说,杀伤力强的很。
他们本身出身寒微,想要读书非常困难,现在刘昭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条件还非常简单,自然不会拒绝。
甚至有些士族为了读到蔡邕书库中的书,也都举家族搬到了并州。
并州一下繁荣起来,人才更是多了起来。?我·地?书?城^ ·免′废~悦/毒/
人才多了,工作需求也多了,按照汉朝制度,这些人想要走仕途,就必须要有人举荐。
在并州则不同,刘昭没有选择用察举制,制定的是科举制度。
每个郡、每个县、每个乡,每个村都会举办考试,参加考试的人不分身份高低,每个人都可以参加考试,最后以成绩高低来分配工作。
同时刘昭在并州每个角落都置办了学堂,凡是父母是工人、农民、士兵的孩子都享有免费上学的资格。
其次父母不是这些职业的孩子也可以通过交钱上。
至于教书先生就安排那些通过科举考上的人,必须要在学堂中教书三年才能进入并州的政权机构。
这样并州的学堂中就不会再缺少高质量的教书先生,教出来的学生也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