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而深 作品

第33章 公审颉利,打断突厥的脊梁(第2页)

他抬头看向李宽,用生硬的汉话说道:"要杀就杀,何必......"

"杀?"李宽冷笑一声,"你以为一死就能了结?"

他转向台下,"今日,我们要用突厥人最擅长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什么叫血债血偿!"

行刑的方式是李宽精心设计的。不是简单的斩首,而是将颉利,交给现场的百姓,亲自处决!

颉利被铁链锁在刑台上,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c?n_x.i!u?b¨a¢o+.\n¨e!t.当李宽宣布"血债血偿"时,整个广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第一个上台的是个失去双臂的老兵,他用牙齿咬住匕首,在颉利脸上划下第一道血痕。接着是个十岁的孩童,他父亲死在渭水之盟后的劫掠中,孩子用尽全力将短矛刺入突厥可汗的大腿......

——

长安城内,李世民接到密报时,手中的茶盏差点跌落。

"公开处刑?"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奏报上的描述,"李宽这是要做给天下人看......"

房玄龄面色凝重:"更可怕的是,他允许各州百姓前往观刑。据报己有上万流民在处刑后选择留在岭南。"

杜如晦补充道:"各地驻军传来消息,不少将士私下议论,说......说岭南王才真正为边关将士出了口恶气。"

长孙无忌突然拍案:"此乃收买人心之举!陛下应立即......"

"立即什么?"李世民苦笑,"谴责他为百姓报仇?还是阻止边关将士泄愤?"

殿内陷入沉默。所有人都意识到,李宽这一手不仅赢得了民心,更让朝廷陷入了两难境地。

若谴责处刑,必失军心;若默许,则等于承认岭南的正当性。

与此同时,岭南的刑场上,最后的行刑正在进行。

当颉利的头颅被高高挂起时,李宽站在高台上,声音传遍西方:"今日之后,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