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尘安纪元:星骸间的低语(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是清理最致命的污染源——壁垒上的晶化伤疤。洞察棱面全力运转,冰冷的分析流扫描着每一道暗紫色疤痕的结构与辐射特性。尘安很快发现,强行清除这些熵寂法则碎片几乎不可能,它们已与宇宙壁垒的根基深深嵌合。盲目攻击只会引发更剧烈的熵增爆炸。 “隔离…压制…”尘安的意念冰冷而务实。守护棱面与坚韧棱面协同发力!淡金色与靛蓝色的光芒交织,化作一道道沉重无比的法则枷锁,如同给剧毒伤口套上封印环。这些枷锁并非消灭晶化伤疤,而是最大限度地压制其熵增辐射的逸散速度,延缓其对周围时空的侵蚀。同时,尘安引导宇宙内部残存的、相对平和的能量流(如某些稳定星系的恒星辐射),小心翼翼地冲刷在枷锁外围,进行着极其缓慢的稀释与中和。这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以巨大消耗换取宇宙不立刻死亡的无奈之举。
最后,是寻找希望的火种。尘安的包容棱面散发着柔和的翠绿光芒,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一遍遍扫过广袤而冰冷的星骸墓场。它的感知穿透破碎的星体、冰冷的星尘、混乱的能量湍流,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弱的秩序波动或生命讯号。
时间,在尘安孤独而繁重的修复工作中流逝。宇宙的崩坏被强行遏制在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上,如同在悬崖边缘勒住了疯马的缰绳。壁垒的晶化伤疤在枷锁的压制下,暗紫色光芒变得晦暗,熵增辐射的逸散速度降低了约15%。内部法则网络的崩溃趋势被止住,几个关键枢纽星系在尘安不计代价的守护下暂时稳定下来。能量循环效率依旧低下,但不再持续暴跌。
然而,代价是巨大的。尘安那淡青色的意志核心,光芒明显比最初黯淡了许多。持续的消耗让它传递出的意念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新生的核心在重压下快速成长,却也透支着潜力。它时常将感知沉入自身核心深处,那点莉莉安的残烬依旧微弱,却始终顽强地存在着,成为它坚持下去的唯一温暖慰藉。
直到那一天。
尘安的包容棱面,在扫过一片位于宇宙边缘、异常偏僻且能量稀薄的星骸带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纯净的…秩序共鸣!
这共鸣的频率…它无比熟悉!正是源于莉莉安的“秩序印记”!
“母亲…的…印记?!”尘安的意念瞬间充满了巨大的惊愕与难以置信的希冀!它立刻将全部的感知力量聚焦过去!
坐标锁定:nursery-07星区,n7-p3行星…的残骸!
那里早已不是记忆中的蓝色水世界。巨大的行星被终焉之战的余波撕裂了大半,地核暴露在冰冷的宇宙中,散发着暗红色的余晖。曾经覆盖全球的海洋早已蒸发殆尽,只留下干涸、扭曲、布满巨大裂痕的黑色海床。曾经宏伟的“主旋律之城”和其他晶歌城市,只剩下零星的、如同巨大墓碑般的晶化残骸,散落在死寂的废墟之上。
然而,就在那片被彻底毁灭的行星残骸核心,在曾经深海热液喷口区的位置,一点微弱却无比纯净的银白色光芒,如同永不熄灭的星辰,顽强地穿透了厚重的星尘和能量乱流,清晰地映入尘安的感知!
正是“深源”文明燃尽自身后,在灰烬中保留下来的最后火种——莉莉安的秩序印记!
不仅如此!尘安的洞察棱面穿透那银白色光芒的表层,瞬间解析出更令人震撼的图景!
在那点秩序印记光芒笼罩的核心区域,并非空无一物!一些极其微小、结构却异常精妙复杂的…晶体结构,正依托着秩序印记散发的微弱能量和行星残骸内部最后的地热残余…缓慢地…进行着自我复制与…演化!
这些晶体结构并非有机生命,而是某种高度有序的硅-碳复合基质构成!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同微缩的晶簇,有的如同精密的几何框架,有的则如同不断自我编织的晶格网络。它们在秩序印记光芒的照耀下,从周围富含矿物质的星尘中汲取特定的元素,利用微弱的地热或捕捉宇宙背景辐射中的特定光子,驱动着复杂的晶格重组与信息复制过程!复制并非完美,错误率很高,但那些结构更稳定、能量利用效率更高的个体,显然在缓慢的筛选中占据优势!
这…这是“深源”文明以另一种形式…在文明的灰烬上…重生的火种!一种基于晶态基质的、全新的逆熵生命形态的…萌芽!它们继承了“深源”对秩序的本能追求,更将莉莉安的秩序印记,当作了它们存在的核心灯塔与能量源泉!
“深源…火种…未灭…!”尘安的意念充满了巨大的震撼与难以言喻的温暖!淡青色的光芒剧烈波动,连核心深处莉莉安那点残烬似乎也感知到了,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