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出征(3)(第2页)
而言外之意,即不管前线要打多久,且在此期间,征东将军府是否会遇别的,曹昂都会坚定做好既定之事。
‘有子脩在襄阳坐镇,某心安不少啊。’
对堂内众人的变化,曹操是尽收眼底的,也是这样,曹操忍不住生出了感慨,对别人,他或许会多疑,但对自己的嫡长子,曹操却是没有了。
或许在先前,曹操是有一些,可很快就因为一些事而消散掉了。
每每想起那些时,曹操是忍不住自嘲的。
当老子的,怎能忌惮起自己儿
子啊。
还是自己最看重的嫡长子呢?!
不过站在曹操的角度,尤其是那时的角度,曹操有过这种想法与顾虑,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求.书?帮? .首^发_
谁叫曹昂崛起的太迅猛了。
这迅猛之势,根本就找不到第二位。
原本按曹操所想,叫曹昂在地方历练几年,只要确保南阳、汝南、庐江等地安稳,在地方及军中积攒一定声望及底蕴,到时他就会调遣文武接替曹昂所节诸郡,继而叫曹昂回到自己身边。
可结果呢?
结束了讨袁一战后,曹昂的势头就不可阻了,甚至后续的几次战略抉择,都是受曹昂的影响而定下的。
在这期间,曹操解决了吕布之威,拿下了刘宠之兵,扛住了袁绍进逼,夺取了青州之地……
就这还仅限于对各路诸侯势力,在别的,曹操也得到了不少,跟兖州诸族关系缓和,加快淘汰青州兵,加快推行兴屯,加快推动其他新策,甚至凭借曹昂所改良造纸术,所兴诸院,所创《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名篇,使得其与谯县曹氏之名传开,这好处多的,叫曹操有很多都始料不及。
他这位嫡长子,给他的惊喜多了,就不奇怪在某一时期下,让当老子的曹操,生出一些想法。
“明公,多路讨伐国贼袁绍,镇压窃国群贼汝南袁氏一事,是否能再商榷一二?”
在此等态势下,程昱起身作揖拜道,讲出的话,让曹操从思绪下回归现实,曹操眉头微蹙的看向程昱。
对程昱讲这样的话,曹操明显是感到意外的。
“仲德这是何意?”
曹操心中没有气恼,反是看向程昱,言语间透着疑惑道。
作为曹操的谋主之一,在曹操遭遇多次凶险下,程昱是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及能力的。
兖州之乱,让曹操正视了荀彧,由此开启了汝颍谋士集团,全面取缔兖州一系的重大调整。
可又有谁知道,在这场动乱下,程昱是冒着极大风险,离开鄄城赶赴东阿,而在途中更是劝说范县令靳允,而在那时,靳允的亲眷皆被吕布俘虏,但因程昱的缘故,此人没有选择投降,而是聚兵固守范县,这就与鄄城、东阿互成掎角之势,使曹操匆匆从徐州赶回不至于连落脚之处都没有。
真要没了这三城啊,曹操所率之师就无法得到休整,那样结果多半是两种,要么被吕布击败俘虏,下场就不言而喻了,要么被吕布击败北投袁绍,可真这样了,曹操就没有崛起的可能了。
所以曹操对程昱是很信任的。
“昱觉得于西路伐并,对我军而言是弊大于利的。”在曹操的注视下,程昱将心中所想讲出。
“固然说我军于河南尹、河东郡、河内郡等地经营数载,使上述之地凋零之象逆转,可以三地为根,分两路攻打并州,昱以为其中风险太大!”
“一来,自襄阳至河南尹路途较远,纵使公子派人来传,定不会耽误前线所需,可公子终究所承压力太大,除了河南尹一地外,还需解决许都及济南国两地粮草军需供应,这难保期间不出差池,可一旦出现差池的话,对我军影响太大了。”
“二来,并州地形险峻,由河北(黄河以北)之地入并,只能经轵关陉、太行陉、白陉三处行军,可自高干领并州刺史以来,就对上述三陉沿途城池要隘增派兵马,以避免战事引进并州境内。”
“三来,我军此次主动出击,意在解决国贼袁绍,窃国群贼汝南袁氏,故而这主要交战之处应聚集于……”
听着程昱讲的这些,曹操微蹙的眉头舒展开了。
他知程昱讲这些,全是出于为他谋划,为曹氏谋划,才会对自己的话唱反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