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龙虎斗(7)(第2页)

这不止是打击其声威那样简单,甚至闹不好啊,因为前线的战败,会导致其内部出现动荡的。

而围绕在北之战没有结束的大背景下,这种冒险举措明显是不符曹昂利益的,也是这样,孙策是想到了这点,可却没有多想。

可偏偏曹昂就这样做了。

这是否打乱了曹昂的部署,没有人知晓,但因为这一突发状况,使得孙策的部署有些打乱了。

战争就是这样,永远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即便是在久经沙场的悍将,都无法在战前预判一场战争的胜负,谁要是真这样做了,十有八九是要以战败落下帷幕的。

堂内的争吵仍在继续。

坐于主位的孙策脸色分外阴沉。

对麾下争吵的这些,孙策听到了,但他此刻的思绪,却全然不在这里,而在领兵聚于柴桑的曹昂身上。~纨`夲?鉮¢占

` .唔+错*内′容?

孙策知道,曹昂这样做,摆明就是奔着他来的。

就是叫他面对这样的态势,看能做出何等抉择来。

你不来,那我就动了。

你要来,那我就奉陪!

这就是逼着他做抉择的。

而对孙策而言,自他父亲战死后,他最排斥,也最厌恶的,就是被人逼迫着去做一些事情。

遇到这样的事,孙策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强硬回击!

因为在孙策的背后没有退路可言。

从他决意兴兵起势的那刻起,就注定他除了前行,再没有任何别的选择了,退缩了,犹豫了,会使富春孙氏万劫不复,会让追随他的处在凶险下。

“够了!!”

孙策的喝喊响起,让争吵声消失了。

一道接一道注视聚焦到孙策身上。

熟悉孙策的都知道,决定接下来战事的时刻到了。

“柴桑是一定要去的。”

迎着投来的道道注视,孙策紧皱眉头,沉声道:“对曹贼,某太了解了,如果我军不及时赶赴,其必定不会坐以待毙的。”

“不管是对临汝,亦或是对庐陵,那都不能有任何闪失,不然后续我军对曹贼的攻势,就无法顺利展开了。”

听到这话,堂内众文武露出各异神色。

有兴奋,有凝重,有思索。

而吕范他们,则是面露凝重下,心中暗暗轻叹。

其实他们也知,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豫章郡,是双方交锋的关键所在,一旦己部在豫章郡的根基丢失,那么后续很多部署都无法展开。

可真要依着曹昂的变动而动,那豫章、丹阳交汇之地的诸事,也必须要解决,不解决的话,或许当下没有什么,一旦双方在前线交战正酣,而后方出现任何状况,这对前线局势就太过不利了。

“子衡,汝不必去前线了。”

在此等态势下,孙策表情正色,看向吕范,“汝便坐镇宛陵,某会给凌统、徐逸下达军令,命所部归汝节制,一来进剿山越各部,二来维系我军粮道,三来提防江北曹军。”

“某知这担子很重,但为今之计,某希望子衡能扛起这份担子,以为我军重创曹贼创造机会!”

讲到这里,孙策眼神如炬的盯着吕范。

堂内不少文武看向吕范。

“喏!”

吕范顿感压力倍增,但这一刻,可不是推诿的时候,在此等注视下,吕范郑重的作揖拜道:“明公放心,有范在宛陵,定保丹阳不出任何状况!”

“好!!”

孙策拍案喊道:“有子衡这句话,某就心安了。”

作为最早追随孙策的,吕范的能力如何,不止孙策清楚,其麾下文武也知晓,有吕范坐镇宛陵,一些人是暗松口气的。

不过也有一些是不忿的。

别看孙策在江东聚拢起势,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主要是其派系太杂了,再一个,孙策的职官太低了。

以讨虏将军坐镇江东,而江东诸郡又隶属于扬州,关键是孙策不是扬州刺史或扬州牧,领扬州刺史的丁斐,是在寿春坐镇的。

这就导致孙策想坐稳江东,必须要设法笼络麾下,为此孙策能想的法子,就是按功绩战绩,授予麾下拥有私人部曲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