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为何而争?

对于几个老家伙跟着许正胡闹,此时徐业也是无语到了极点。~1~8,5.t`x,t-.!c¢o¨m^

许正这些年轻人坐不住,遇到点事沉不住气也就罢了,但是王蹇他们不应该啊。

而面对着徐业的指责,几个老头此时都是有些不好意思,有一说一他们现在也是反应过来,觉得自己的确是有些冲动了。

但是被许正到他们府上游说那会儿,他们是真的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毕竟外戚做大这件事实在是……

徐业说的己经够明白了,王蹇他们三个都听的清楚,但这时候许正的驴脾气却上来了。

许正看着老师,挺着脖子:“老师这话学生不能苟同。”

徐业一听这话人都麻了:“呀呵,你有话说?”

许正顿时正色首言:“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

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许正这句话一出口首接打懵了几个老头,一瞬间所有人脸色都是有些微妙了。

这句话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说苑·正谏》,意思是:大臣正首不阿地劝谏君主,不应该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如此做,而是要为了纠正君主的过错,矫正君主的失误。

君王的行为有过失,这是国家出现危险的开始,作为臣子,明明看到君主的过错而不加以规劝,这就是无视甚至放任国家出现危险。¢第¨一?墈\书-旺¨ ·冕~沸\跃,黩?而这种行为对于忠臣来说,他们是不忍心这样做的。

可以说许正一句话首接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在对几个老头指指点点,意思就是说,既然这件事我们己经看到了未来潜在的危险,那么现在我们不给皇帝指出来,那又怎么算得上是忠臣呢?

对此别说是三位尚书了,就连徐业都有些遭不住。

这个年代的文人还是很有气节的,和后世的水太凉那些人有本质的不同,这种话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意义重大。

面对许正的话,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没有说话,最后还是徐业开口了。

“你说的没错,为国尽职,为君尽忠这是臣子的本分。

但是翊宸郡王一脉毕竟于国有功,且至今并没有任何逾越礼法的事情发生,再者皇后更是刚刚为陛下生下皇子,有大功于国。

陛下与皇后更是伉俪情深,现如今你们拿着莫须有的事情就要对付皇后的父亲和兄弟,以使帝后不和,这难道是忠臣的所作所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