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局胜(第3页)
“不必多礼,一家人哪用得着那些虚文?”康熙笑着将茶盏推过蟠龙纹案几,明黄袖口扫落一缕茶香,“皇后身子弱,坤宁宫祭祀喧闹,朕想着养心殿清净些,也能就近照料。”
葛布喇起身抬头,看见自己女儿也在。
珠兰望着父亲紧绷的下颌线,喉间滚过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何尝不知,在父亲乃至整个赫舍里氏家族眼中,朱砂、铅粉这些用于涂墙的材料,皆是贵重之物,象征着尊荣与富贵。
那些藏在雪白墙皮下的致命毒雾,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的。她福了福身,“劳父亲挂怀,皇上安排得极好。”
噶布喇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将话吞回肚里。他抬头望向高居上位的少年天子,又看看站在一旁的女儿,最终只是重重叩首,“奴才谨遵皇上旨意,谢皇上恩典。”
待噶布喇退出殿外,珠兰也告退了。皇帝仍然要挑灯夜读,兢兢业业。
站在养心殿的庭院中,她望着漫天星斗。想起那群同入宫待年的丫头们,康熙虽因种种考量无意早育子嗣,可后宫从来不是一人的战场。在这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唯有利益与生存才是永恒的主题。
起风了,珠兰转身回房,在铜镜前坐下。烛光摇曳,映得她眸中光芒闪烁。她缓缓拿起银簪别进发间,镜中人眉眼如画,仿佛没有丝毫锋芒。
乾清宫烛火摇曳,康熙将朱批奏折重重掷于案上,惊得梁九功手中的鎏金宫灯险些晃动。
寒风拍打着窗棂,少年天子望着窗外苍茫夜色,忽而开口:“梁九功,你说如何才能叫人知道,朕并非冷落皇后?”
小太监慌忙跪地,额头几乎贴住冰凉的金砖,“奴、奴才不敢妄言……但朝中确有议论,说皇后移出坤宁宫……”梁九功浑身发抖,偷眼瞥见主子眉间拧成川字纹——自皇后迁居养心殿,太皇太后的不满、朝臣的揣测,早如乌云般接连而来。乾清宫的气压随着皇后娘娘而动,主子娘娘在时便是晴天,主子娘娘不在时便是阴天。好在主子娘娘每日都来,奴才们便能得几分阳光。
“内务府的例银册子呈上来了?”康熙突然转话,修长手指叩击着桌面。
梁九功忙从一边的角落里取出账簿,耳朵支棱着,听见一声若有所思的轻笑:“葛布喇没那个心力全权管着内务府……”墨迹未干的“皇后宫用”四字在烛火下泛着红光,“这摊子事,交给皇后倒也名正言顺。”
祖宗啊,哪里来的名正言顺。梁九功一头趴在地上,大清朝内务府何曾是皇后染指过的。大清祖训,后宫不得干政。便是太皇太后,也不曾亲掌过内务府啊。
赫舍里府
索额图力劝大哥,去寻阿玛一叙。
葛布喇心下犹疑,皇后搬出坤宁宫之事,实在令人诧异。若是告知阿玛,怕是扰了他清净。珠兰入宫后,阿玛才难得睡个囫囵觉。
索额图心中着急,几次都要来拉拽,伸出手收回手,伸出手收回手,这是大哥,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