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帝后通信(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兰:“你就不觉得委屈?哀家日日让你侍疾,连你们夫妻通信都要过目,换了旁人,早哭着求皇上救命了!”

珠兰揽着祖母的胳膊,撒娇,说自己就喜欢和皇祖母待在一起,说的十分真心。

太皇太后颇为无奈,即便知道她是装的,也没法真的把家族势力强大的皇后怎么着了。而且,皇后说话怎么听着像真的呢,她真喜欢与哀家这老太太待着?琪琪格有时候都不爱在这里陪着,珠兰会喜欢?

按照一般套路,只要把珠兰磋磨得狠些,她定会在信里向皇帝诉苦,到时候皇帝心疼媳妇,自然要向她服软,答应让端敏嫁去科尔沁,答应让科尔沁垄断商路。

皇帝对皇后的情谊,她看的清楚,即便有些理智在,但也是很上头的。

可珠兰偏不,她与当年的董鄂氏一点都不一样。

她不求饶,不怨恨,也不焦虑,每日就笑着来,笑着走。

伺候汤药,手脚麻利;让她念佛经,她就一句句念得清清楚楚;晚上夜夜写回信,白天居然精神头还不错。

更气人的是,这女子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早上陪用早膳,能吃两大块奶黄糕;中午歇午觉,睡得比谁都沉;傍晚还能就着烛火的光,把信写好。

“臣妾有什么可委屈的?”珠兰把橘子瓣放进自己嘴里,清甜的汁水漫开来,“老祖宗身子不适,臣妾侍奉是应当的。皇上信里惦记着咱们呢,这日子挺好的。”

她这话是真心的,太皇太后盯着她写信又如何?反正吉雅代笔时,早把该说的正事夹在相思话里了——“皇上送的那匹云锦,臣妾给老祖宗做了件坎肩,科尔沁的绣娘手艺真好”,实则是说科尔沁的工坊已能承接精细绣活;“离宫的炭火够烧到开春,都是内务府按规矩送来的”,暗指离宫的事没有脱离掌控。

康熙何等精明,一看就懂。所以他的回信才故意写得情意绵绵,既是给太皇太后看的“障眼法”,也是在跟珠兰说悄悄话——“你的意思,朕懂了”。

太后来看望时,见珠兰正就着鸡汤啃鸡腿,吃得满嘴流油,不由得叹气:“你呀,心也太大了。老太太那样盯着,你倒吃得下睡得着。”这样好,这样活得长。

珠兰咽下嘴里的肉,笑着给太后盛了碗汤,“您尝尝,这是内务府新送来的乌鸡,炖得烂乎。”心理战就是这样,打的是信息差,可在珠兰这里,没有信息差。

太后看着她眼里的清亮,这是神经粗大,也是心里有数。

太皇太后想让她向皇帝求救,从而拿捏住皇帝,可她偏不接招;皇帝呢,也配合得极好,只管跟媳妇谈情说爱,把太皇太后的算计当成了背景板。

暖阁里,太皇太后还在对着皇帝的信气结。

这招“釜底抽薪”对付福临足矣,能皇帝服软。

没料到到了孙子辈,一个熬得住,一个拎得清,倒显得她像个跳梁小丑,急吼吼地想掺和人家夫妻的事。

“哼,这对小的!”老太太重重哼了一声,却没再发作。

炭火明明灭灭,映着她脸上的皱纹,竟有了几分无力——她想让珠兰难受,想让皇帝服软,可这两人,一个吃得香睡得好,一个只管写情书,仿佛她这个太皇太后,真的不存在似的。

有些宫斗模式啊,该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