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有的人开挂,有的人本身就是挂!
李宽甚至有些理解那些个世家豪族为什么喜欢把金银铜钱埋到地窖里了。*0~d^i*a′n′k-a?n¨s¢h_u′.?c\o!m·
普通人储蓄是为了抵抗风险,世家豪族储蓄是因为他们积累的巨量钱财根本没有有效途径转变为财富,只能将代表财富的硬通货藏起来慢慢消化。
因为他们的财富积累速度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钱根本花不出去。
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钱想花出去,办法还是很多的,只看愿不愿意。
不过这些花钱的方法很多人无法接受,也搞不清楚其中的原理。
即便是李宽来花这些钱,也要有很多前提的。
比如,他需要很多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工人,还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研究人员。
没人,他的钱也花不出去多少。
其实,最适合花大钱的是朝廷。
朝廷的任何一项大项目的耗费都是天文数字,能带动的消费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
但前有杨广玩盛世把国家玩崩溃的教训,后有大唐穷得叮当响的国库,“大兴土木”都特娘的快变成贬义词,专指败家子了,无论是官员还是皇帝,均是谈之色变,避之不及。
也就是李老二够强势,还能打着一些冠冕堂皇的旗号做一些大项目,但很可惜,朝廷穷得一批,却是困在租庸调这种低税赋带来的经济怪圈里。.如!雯′惘` !耕!鑫-醉·全!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大唐的税赋有问题,进入了民进国退的阶段,地方上的世家豪族乡绅地主富得流油,朝廷中枢却是过得抠抠搜搜。
但没有人敢说。
李宽也不敢说,所以他才会把钱花在修路、修水利上,将相当一部分的钱粮分流到百姓手里,然后在通过生产——消费——再生产的模式完成两州的财富流动,让部分财富以商品、固定资产、公共服务等形式留在民间。
他的做法其实与朝廷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异曲同工。
只不过他可以让两州的百姓成为参与分配的主体,可以吃到肉,不像朝廷的休养生息完全被地方世家豪族绑架利用,成为了他们继续压榨百姓的工具,底层百姓大多数连口汤都喝不到。
他并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因为他并不是什么圣母。
他这样做只是出于一个简单且朴素的道理,民意在这个时代是一张很有效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