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弄巧成拙的许敬宗(第2页)
一是根据职级高低分发的职田。
在武德年间,国库空虚,地方府库也是穷得叮当响,只能以田代俸。
二是贞观年开始,国力日渐恢复,朝廷减少了京畿官员职田的发放,开始以粮食、丝绢布匹、盐、肉等实物抵扣部分薪资,其他部分则是发放铜钱。
灭东突厥后,国力进一步恢复,这种实物抵扣加现金的薪资发放模式开始在大唐逐步推广开来。?s+h_u.x.i?a\n!g_t.x′t¢.-c?o_m~
三是朝廷给官员发放的各种杂项补贴。
总的来说,大唐官员的收入并不低,足够官员们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
御史台也多次对朝廷的薪俸制度做过调研,满意度很高。
可是听许敬宗的意思,实际情况跟他了解的有很大出入。
果然,许敬宗沉默片刻后说道,“魏公,下官不敢对上官不敬,不过朝廷的薪俸的确有些问题。”
“按照楚王殿下的说法,所有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下官既做过京官,也做过地方官,对此还是有些了解。”
“京官的收入在三年前还算可以,至少养家糊后不成问题。
只是随着长安的物价、地价、房价逐年高起,许多家底不厚的低职级官员的日子就难过起来了。
尤其是外地调入长安的官吏,他们的日子时长过的紧巴巴的,说是入不敷出也不为过。”
“地方官员好一些,但是这个好不是说他们靠着朝廷的俸禄过的好,而是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俸禄之外的收入。”
“魏公,如果官员自己都活不下去,养活不了家人,您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
魏征再次拧紧眉头,“你是说地方官员都有贪腐之嫌?”
许敬宗摇头,“下官可没这个意思,总之您明白就好。”
“从楚王殿下接手岳州都督府开始,便在极力避免这些问题。”
“之前的各级官吏,基本上没有不收黑钱的,是楚王殿下提高了官员的待遇,让官吏们即便不靠其他来路的钱粮,只靠俸禄就能过上体面富足的日子,才有了三州一区如今的局面。”
“何况此事是经过皇帝默许的,魏公,此事也是楚王殿下在向皇帝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