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318章 大唐这个大爹很不好当

平定薛延陀内乱看似摧枯拉朽,但那只是军事上的胜利而已。平静波涛下的暗流从未消失,甚至有隐隐加强的趋势。

搅和到其中的内外势力很多,既有大唐内部的世家豪族,薛延陀的内部势力,室韦的大部族,还有高句丽人。

其中以高句丽人处理起来最为麻烦。

高句丽可不是突厥、吐谷浑那种一推就倒的游牧国家,而是周边唯一一个有潜力威胁大唐的国家。

人口超过五百万、地域广大、生产力水平几乎与大唐相当。

杨广三征高句丽虽然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消化了大量滞留辽东汉人的高句丽国力更胜从前,已经有了事实上威胁大唐的力量。

可是面对如此大敌,大唐却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高句丽境内城池众多,还有辽泽和众多河流山脉作为天然屏障,要打它的话,难度很大。

唐军需要深入敌国,后勤补给线会被拉的很长。

一旦进攻受阻,唐军要么被迫拉长战争时间,使得战争成本剧增,消耗大量国力维持战争,要么就得草草撤军。

北方的冬季可不是开玩笑的,真的能冻死人,河流封冻、风雪阻路的情况下,大军补给几乎不可能。

至于说就食于敌......别闹,高句丽人养活自己的部队都费劲,到时候别说就地征粮,只要敌军搞一下坚壁清野,寒风里的唐军就只能卧冰吞雪了。

更为关键的是,前隋失败的经验已经证明,对付高句丽只能一棒子打死,如果不行,影响到的不只是军心士气,大量的资源打水漂,还会严重影响大唐刚刚建立起来没多久的威望,使得周边其他国家和势力蠢蠢欲动。

总之,打高句丽是一件必须谨慎再谨慎的事情。

可是不打它一顿,它却能在北方不断挑事,大唐朝廷要是不管,时间一长,河北道就会直接暴露在高句丽兵锋的威胁之下,朝廷的威权也会受到严重削弱。

大唐这个大爹很不好当的。

李世民把对高句丽的情况分析给李承乾听。

李承乾听罢,也是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