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谊 作品

1. 话本先生的男主角(一)

张行愿穿到舍离国之后首先干了两件事。

第一,在传喜园附近市调,惊喜发现隔壁羌仓酒肆的掌柜是女的,厨子是女的,连店小二也是女的,绝了,一个现成的尼姑庵,肯定不会闹出职场骚扰,她精神抖擞地上去讨了份差事,分文不取,管吃管住就行。

女掌柜央珍见她文文弱弱,腰没厨娘大腿粗,一咬牙同意了,毕竟是免费劳动力。

第二件事,她向央珍借了身像样的杏色襦裙,昂首阔步去隔壁传喜园见园主了。

这传喜园在舍离国的地位,无异于国家大剧院之于中国,想挤进去当编剧的人多了去了,张行愿为了提高竞聘优势,提出了新型合作模式——

不收稿酬,票房分成。

新鲜啊,园主还没玩过这样的合作,头脑一热决定和张行愿试一试。

这下,张行愿不仅生活有温饱,梦想也有出路了。

这年代,人们管编剧叫话本先生,所以戏园的园主啊,就赏脸地称呼她为行愿先生。

行愿先生创作之路异常艰辛。

羌仓酒肆日中而市,通晓不绝,等把酒客们东倒西歪地送出酒肆,她还得收拾整理一番,才终于有了点自己的时间。

她每天腾出睡眠时间创作,艰苦卓绝地完成了《空花万行》的第一幕戏。

这戏,说的是一个风流公子为追求比丘尼放下所有。

也不是真的所有,诱比丘尼坠入爱河后,他褪去假髻,露出了出家人的真面目。

她是有寂派的比丘尼,他是无寂派的比丘,在政教合一的舍离国,这两教派可是冤冤相报的政敌,这不完了么,他是敌方的比丘,比他是个世俗之人更不该和她相爱。

他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请看下回分解。

园主对本子赞不绝口,认为这故事非常贴合舍离国国情,称赞她胆子够大,竟敢把爱情的主意打到出家人头上,最关键是,教派分歧一直存在,这个题材永不过时。

“行愿先生很会选题啊,披着情感外衣的教派斗争,说不定连法王都爱看。”

顺着赞美的杆子往上爬,张行愿野心勃勃说,“我想自己选角,自己导戏,毕竟我要对票房负责。”

园主心情很好,来不及点头就笑着同意了。《空花万行》投其所好成功。

过去一个月里,张行愿在羌仓听酒客们聊得最多的就是教派之争,这和舍离国老百姓息息相关,是茶余饭后的必聊话题。

再者,园主也有信仰站队,他是无寂派坚定不移的信徒。

无寂派认为,世间八万四千法,和尚可以娶老婆,酒肉随缘,荤素不忌。而有寂派主张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视酒肉女人如三毒。

本子有了,新的问题也来了。

张行愿在传喜园找演员挨个聊完,没人愿意担演比丘尼。

爱美是人之天性,哪个姑娘家家愿意顶着个光秃秃的脑袋到台前供人消遣?

而张行愿又不肯将就,认为女主角一定要是大美女,这不完了么,大美女比小美女更不肯抛出头颅了。

可她铁了心,要和传喜园的当家花旦死磕到底。

衣茉,可谓倾城之色,长发及腰,肤如凝脂,美目盼兮。颜值即是流量,流量即是王道,这道理张行愿太懂了。

她苦追衣茉三天,就差跟着她回家睡觉为她洗衣做饭了,却还是捂不热美人心肠。

“行愿先生,女人断去青丝还美吗?”

“不用真的剃头,用尼帽遮发就行。”

“那也不行,那也丑。”

美人寸步不让,她只能寸步不离,软磨硬泡到底。但她得换个策略,硬说说不通,那就以身试法,让美人相信出演尼姑和出演丑女是两码事。

张行愿从戏园里换了一身比丘尼的海青,戴上尼帽后直奔羌仓酒肆。

羌仓位于传喜园北面的五叶巷,外部墙体呈蝶黄之色,与传喜园的黄墙黛瓦相映成趣,若从高处俯瞰,犹如一只黄鹂栖息在瑰卓宫殿,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