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谊 作品

11.话本先生的剧本围读(三)

那晚,他辞演《空花万行》后便打算回宫了,途中又经过羌仓酒肆,衣茉还在那里,怔怔地看着那面布织的米色酒旗,似有什么事让她难以下定决心。

她并未发现他,他悄无声息地从她的身旁经过。

衣茉太爱美,总随身携着个和田玉白盒,盒里放着她所需的口脂,盒面匠心独运地雕了朵无忧花,花开如焰,饰以黄金。

那是顶好的和田玉,非王侯出身恐怕无缘这样的珍物。

摄政偏爱和田玉,能以心头之物赠予美人,摄政偏爱她。

识破她身份的那一刻,他是有些心灰意冷的,衣茉和宫里的侍女一样,向他示好只为从他的嘴里套话,若他说出半句对摄政不敬的话,很快就要接受惩罚。

注入水银的毛颖提起来是很重的,用那样的笔抄经,不过一个时辰手就沉得像是断掉。

他是摄政扶植起来的,不论是有寂派还是无寂派,都以为他和摄政一条心,其实不然。

所以摄政处处对他严加监管,奢摩宫里大大小小的官都是摄政安排的,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摄政的人办的,可以这么说,他的亵裤是什么颜色,只要摄政想知道,那他绝对瞒不住。

他唯一比那些人优胜的地方,是他熟知奢摩宫里大大小小的所有暗道。

除了研究经卷和正法,他把心思和时间都花在那上了。

摄政替他出席所有国家会议,禁止贵族和高级僧官与他有任何来往,恐防他培植势力重掌大权。

但摄政想多了,他的愿望是回归世俗生活,与贵族共谋只会加剧他对法座的厌离。

他继位时十四岁,只读过经书,未学过治国,无人教他怎样当好一个法王,只不停地让他观想念佛,等他反应过来自己的权力正在旁落,他的身边早已无人可信,无人可用,处处是耳目,处处是掣肘。

他早被挤到了权力的角落,别说对国家的实权,对自己的主权也几乎丧失。

摄政从西南回来后不久便到奢摩宫觐见。

摄政想让大勇寺改宗,要以法王的名义颁发政令,那就需要法王手里的金印。

他不过是摄政的盖章工具。

但他是个不听话的盖章工具。他不同意大勇寺改宗,拒绝在这道政令上盖章。

摄政对此极为恼火。

在舍离国,印随佛身,印在佛在,这是立国根基,是一国之本,是绝对不容侵犯的,如若摄政胆敢抢印,等于直接否定他在位的合法性,他可是摄政扶植的法王,摄政绝不可能打自己的脸。

若有朝一日他被颠覆,摄政之位也将易主。

他不需要摄政,是摄政需要他。

莲镶则负手立在沉寂而庄严的胜境殿上,香炉飘来的旃檀香淡淡缭绕,烘托得他白衣渺渺,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可那双本该澄明的眼睛早被对世俗权力的渴望浊染了,“足下对那衣茉可怀有悲心?”

他向来待人亲和,哪怕是对摄政安排的侍女,都温良有礼,又常思乡忆母,摄政总觉得他软弱无能,尤其是在女人面前。

可这一回他无半分动摇,“即便摄政拿我阿妈之命来恳求我的悲心,我也不会交出我的金印。”

这些年,他们一直把努力教会他的东西踩在脚下,神权的纯净怎能任由他们亵玩。

此金可熔,此佛不灭!

紧接着他被请到了地牢。

衣茉穿着血迹斑斑的囚服倒在昏暗中,形容枯瘦憔悴,怕是已被折磨多时。

摄政冷冰冰地问了同一个问题,“足下对她可还有悲心?”

他愤然质问:“你有什么理由对她用刑?”

摄政蔑了倒地的女人一眼,“此无名小婢妄称是我宠妾,又多次企图接近足下,想破足下清净法身,我命人诘问,果真是政敌细作,她已经认罪。”

衣茉听见声响,负伤的弱体在冰凉的地面微微颤动,她艰难地向他爬来

他于心不忍,迅速朝她靠近。

她竟挤出笑容向他顶礼膜拜。

他眼眶一热,忙伸手扶她。

她似用尽了所有力气,扑到他怀里含恨赴死。

金印一事,以大勇寺住持的人头落地开始,以衣茉咬舌自尽结束。

摄政会就此作罢吗?当然不会。

无寂派这回彻底把摄政惹怒了,摄政绝不轻饶,既然连盖章工具也不配合,那就一起惩罚。

摄政打算找个罪名将他的阿妈流放。

他的出身早被摄政改写,他们容不得法王生母是个卑微农女,所以,摄政对他的阿妈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察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