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谊 作品

17.话本先生的戏班子(一)

张行愿临危不乱,朝八都递个眼色后镇定自若说:“第一幕第一景。”

八都也处变不惊,即便第一景的内容他一句都没练过,过去两天,都被先生逮着练第二景了,因第二景两位主角聊到了核心问题,是第一幕戏的重中之重。

太叔积极说:“我来负责旁白和尼师的词。”

张行愿点头,“有劳。”

太叔是常年礼佛的在家居士,又久居两派纷争当中,念起尼师之词自然而然就流露出该有的宗门偏见:“那是比丘!是政敌!是无寂派!”

当张行愿念到那句“人有男女,佛性岂有男女”之时,贵小姐按捺不住地朝她看了过来。

莲镶则放下茶杯,早已认出那根离手难驯的马尾辫子,只是支蓉在侧,他不愿分心,可她偏能引起他注意,目光落向那桌那座时,那假意温和的眼里便浮起了长存心间的冷冽。

张行愿顶住压力往下念,只一心一意盯着本子,心底里怕极了,既怕皎双贸然出现,又怕八都临场发挥不好。

可八都一反常态,竟殷勤地给她和太叔轮番斟茶,待轮到他的部分,他巧用了当下的情绪,将对摄政的敌意融入到川之翎对不公平的不满当中,“外间都在议论,寂秀寺尼僧对雪中负伤的不空寺比丘解袍舍帽,实为有寂派对无寂派之羞辱,以此嘲讽无寂派贪著女色,非僧非俗,不伦不类,好比女妆男相。”

“尼僧后悔吗?救那僧人,不空寺非但不感激,反而生出怨恨,寂秀寺又以蒙羞之怒惩处尼僧。尼僧两边开罪,里外不是,而今落得孤身一人在夹缝中挣扎。”

张行愿一听就知道八都找对了状态,整个人都振奋了,把昔日放鹿归林遭摄政胁以生死的气愤套进台词里,“什么男相女妆,借衣嘲讽,分明是好坏不分,众生颠倒,那就颠倒吧,他们以黑为白,我就以苦为乐,他们以恨作法,我就以同作舟,喜得问心无愧!”

太叔一激动就成了个拊掌的听众,“好,太好了!八都君让先生的同悲活灵活现,跃于眼前,先生让八都君的川之翎义愤填膺却隐忍克制,先生和八都君两相得宜,就像这甜茶与焦糖,绝配!绝配!”

张行愿喜上眉梢,一时忘了隔壁桌那俩,“太叔,那定了?八都是我的了?”

太叔连连颔首,“认识先生至今,先生从未让我失望过一回。”

当然,这是张行愿的处事守则,不得错信一人,亦不得辜负一人。

太叔拍拍八都的肩膀,“欢迎八都君加入,以后也是我们传喜园的一份子。”

八都起身行礼,“谢太叔赏识。”

太叔忙摆手,“不敢居功,谢先生吧,是先生慧眼识珠,我起初并不看好你。”

“谢先生。”八都向张行愿作揖,借机使了个“快走”的眼神。

张行愿作势要走,一个年约十岁的小少年从大院冲将出来把她狠狠拽住,“就是你把小一朵变成了小一朵?”

八都忙上前把那小少年拉开,“别闹!”

小少年没在怕的,朝八都凶:“不行!凭什么她有我没有!必须给我起一个!我不要小六!”

小少年说着又上前拉住张行愿,八都本就窝了一肚子无名火,眼下便急火攻心,眼瞧着要揍娃了,张行愿忙将小少年搂进怀里,“干什么你!”

被这一声呵斥,八都不得不敛了攻势,“我不想他耽误先生。”

张行愿忍不住教训,“武力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害人的,你忙你的,这小家伙我来安抚!”

八都敏锐领会了先生那一瞥眼之重点,忙收起本子就走。

隔壁桌的贵小姐却喊住了他:“我想读读那本子。”

八都硬邦邦说:“不能。”

张行愿暗松口气,这八都君气直心巧。

可莲镶则发话了,“给你们一锭金,把本子留下。”

八都不置可否,亦不回头,捧着本子踱回大院,他的沉默掷地有声。

张行愿笑着打圆场,“二位莫怪,他性情耿直,并无骄慢之意。”

莲镶则直勾勾看过来,可张行愿已经顾不上那威胁的眼神,怀里的小少年正胡搅蛮缠,“快给我起个,我要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听起来响当当的。”

张行愿摸摸他的小脑袋瓜,“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大乱出英雄,我愿山河无恙,四海升平,刀枪入库,武力荒废。你叫闲度。安闲的闲,稳度的度。”

小少年一心想要个新的,并不真的在乎那名字背后的意义,兴高采烈地跑到小一朵面前,“我也有新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