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寻知意 作品

第108章 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第2页)

“是啊,请皇上三思啊”!

……

“朕问你们,既然你们出言反对此项国策,那诗经有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是何道理”?

“这……”。′衫?叶/屋. \更′辛!醉`筷/

赵梓辰的一番引经据典,让文武百官支支吾吾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

“朕再问你们,民间百姓是何缘由才会引发不满和抵制”?说完,他看向刘墉问道:“刘墉,你来说说”。

“启禀皇上,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一旦朝廷公布此项国策,那会让他们担心官府会随时随地剥夺他们的土地使用权,从而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而且如果百姓没有所谓的土地所有权,会让百姓对土地投入的精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粮食产量,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最后引发民间百姓的大规模抗议和抵制活动的”。

听刘墉将国策的弊端分析的头头是道,周围的官员都忍不住拍手称赞。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对他们这些官员私底下圈的土地也会有影响的。

“哈哈哈……”。

赵梓辰闻言并没有首接回答,而是放声大笑三声。等到底下的文武百官猜不透他的情绪的时候,他这才开口与刘墉展开一场辩论赛。

“朕一开始就说了,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但是使用权和收益权还是属于原来的百姓,只不过今后不允许他们再行买卖。朕举个例子,比如这亩良田,你可以租给任何人收取银两,但是不能用于交易和抵押?这样一来,丝毫没有影响百姓的自身利益,而且还可以杜绝土地兼并和随意买卖的行为继续发生”。

“微臣理解皇上的意思,可民间的百姓大多文化素质比较低,不太能理解朝廷的国策。一旦被有心之人利用,百姓可能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搞不好会引起民变啊”!

现在白莲教对朝廷虎视眈眈,一旦让他们抓住机会,挑起百姓和朝廷的矛盾,那民变的可能性很大!

“那就是你们没有将国策宣传到位,朝廷和各地要组织宣传队伍,向百姓们详细解释国策的真正意思,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再者,要设计专门的机构来处理此事,负责制定土地政策、监督土地制度的执行等工作。以朕看,不如就叫土地部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