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伍秉钧的病症,张魁打抱不平!
看来带着记忆穿越也相当于自己的金手指了,很多事情都能提前预知。`精\武/小-税^罔\ ,冕,肺~阅?犊?
虽然没有小说中所谓系统的金手指,但他己经很满足了,知足者常乐嘛!
“奴才遵旨,这就给伍秉钧写信,不过伍秉鉴能不能来,奴才就做不了主了”。
“这怎么话来说”?
难道还有变故不成?就算和珅如今己被撤职为七品官,但所承皇恩依旧不逊色以往啊?
伍秉鉴如果将来能成为大清首富,那他的消息渠道应该早就己经传到其耳朵了啊?应该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个伍秉鉴脾气有些倔,只因这几年伍秉钧的身体每况愈下,寻了很多中医都没有效果。在这节骨眼上,他恐怕不会离开广州前来京城”。
伍秉鉴与其兄长伍秉钧的关系非常好,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他自就非常尊敬与爱戴兄长。
京城来回一趟至少也得两三个月的光景,以伍秉鉴的秉性,再加上其兄长的身体状态,他怕到时候来不及见兄长最后一面。
“伍秉钧后年才去世,如今还早呢”!
“皇上是怎么知道的”?
和珅闻言惊讶地看着嘉庆帝,皇上连伍秉钧的面都没见过,就能预知他的未来?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糟糕!嘉庆帝这才发现自己方才说漏嘴了,这种未卜先知的说法说出来也没人信吧?
虽然古代封建迷信,相信鬼神之说,但那是相对而言。′s~o,u¢s,o.u_x*s\w*.?c?o.m!就拿和珅来说,这种说法就完全站不住脚。
“咳咳,朕只是随便说说而己”。
可转念一想,不对啊!历史上关于伍秉钧的死亡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在明年,也就是嘉庆五年时。伍秉钧因被当地官员诬陷,被迫卷入一桩走私案。
后世有记载称,这桩案子是朝廷官员栽赃陷害行商的冤案,但行商无处申诉。
伍秉钧足足交完几万两白银后便一病不起,仅仅一年后便英年早逝,有说法认为他是因此事被气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