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轩辕 作品

第269章 横溪镇之战

最后,此次英军最高指挥官罗伯茨元帅,缺乏现代化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能力,对情报收集又缺乏重视,将本应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才暴露的英军问题,提前暴露出来了。+x-k,a¢n+s¢h-u+j_u?n+.~c\o¢m^

1899年4月18日凌晨,为了避免强攻江宁县横溪镇,造成平民伤亡,人民革命军驻马鞍山部正规军和民兵部队,率先发动对横溪镇二十公里外英属印度土兵驻守的前哨据点。

为了防止人民革命军发动突然袭击,这次基钦纳上将特意在距离自己大本营二十公里处,设立前哨阵地,作为防御据点,并留守了一万名印度土兵进行防守。

按基钦纳上将以往的作战经验来看,一万部队即使战力再烂,也算是对这个据点的足够重视。但是长期在埃及等殖民地指挥治安战的他,忽视了这个时代武器威力迅猛地发展的事实。

广泛使用tnt炸药甚至是C4炸药装填的155毫米榴弹、迫击炮、掷弹筒、机枪、手榴弹等新式武器的出现,使得陆军火力输出成倍的增加。

所以面对着30门155毫米榴弹炮不间断轰击的一万印度土兵部队,一下子傻了眼了。

原本他们屡试不爽的夯土工事就像纸片一样被轻易的撕毁,自己构筑的炮兵阵地,还没有发射之前,就被对方火炮平推,刚架设起来的机枪阵地,还没打上五十发子弹,就被从头顶砸下来的迫击炮炮弹给端掉。+微,趣*小?税_ -埂`新/嶵?筷+

这批印度土兵是来自尼泊尔的雇佣军,战斗力普遍高于其他印度土兵,所以尽管伤亡惨重,但是依然坚持固守阵地,并在第一时间向驻守横溪镇的基钦纳上将求援。

基钦纳上将得知人民革命军竟然主动来攻,心想对方兵力肯定不多,如果自己亲率驻在横溪镇的8.4万军队,前往增援,定然能够将这几万的人民革命军歼灭。

于是19日凌晨,基钦纳上将认为南京后方是刘坤一的六万湘军,还有长江天堑,应该很安全,所以只留了1000人留守横溪镇,自己则率领8.4万人支援前哨据点。

此时,经过一天激战,遭到3万人民革命军正规军和6万民兵包围的尼泊尔雇佣军西千残余部队,早在18号傍晚时,便因寡不敌众,全部先人民革命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