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计划赶不上变化
隋唐时期刚刚结束了一个小冰河期,从东汉开始就慢慢的变暖,关中地区都开始有了大象和犀牛。
曹冲称象之所以名留青史,说曹冲聪明是一回事,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于出现大象的开心。
那个时候的人们不懂什么小冰河期,只知道出现大象了,气候越来越好,收成也越来越好,才把大象的到来称之为吉兆,曹冲称象才被史家大书特书。
李俊知道小冰河期这么回事,也知道整个黄土高原就是从唐以后开始变差,后来变成了后世那种千沟万壑的样子。
所以李俊推动黄土高原恢复植被的治理,而整个关中世家,黄河下游世家的有识之士,知道他说的是对的。
大家更是有感他为了治理关中水土流失,不惜拿出来了可以源源不断挣千年的长久生意蜂窝煤,分给各大家族。
大家都感觉到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为了减少砍伐,弄出来了蜂窝煤,煤炉,用以改变人们以柴为燃料的生活习惯。
这本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家族敢跳出来反对。
但只有李俊知道,天气变暖,也使得青藏高原上的许多地方适合耕种。
而李二脑残的同意了松赞干布的求亲,把文成公主和各种各样的工匠,书籍送给了吐蕃,让吐蕃学会了耕种,建造等等,国力突飞猛进的增长。
从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吐蕃与唐朝之间战争频繁,难以精确统计具体次数。仅在670年至821年之间,双方就爆发了80多次战争。
吐蕃最远深入汉地到长安一带。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大将马重英率20万大军(含吐谷浑、党项等部族联军)攻破泾州(今甘肃泾川),沿渭河南岸东进,迅速攻占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距长安仅百余里。随后吐蕃军攻陷长安,代宗仓皇逃往陕州,吐蕃还立了傀儡皇帝,在城内肆意劫掠长达十五天,后被唐将郭子仪驱逐。
万幸的是随着唐朝灭亡,吐蕃也因为气候变冷等原因衰弱,分散。要不然最后历史怎么样发展,还真的是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