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蚂蚱 作品
第170章 抓人
瓷骨斋绝非一处简简单单的风月之所,否则单靠皮肉生意,无法在京城众多青楼中脱颖而出。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走入乌木门扉,扑面而来的并非是浓郁的脂粉香风,而是一缕清雅的书卷气。
厅内悬着一块匾额,上书“解语轩”三个大字,龙飞凤舞,铁画银钩,乃是前朝名家手笔。
四壁上,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山水墨卷交相辉映,其间点缀着工笔细腻的花鸟小品。
若是第一次来,很容易将这里误认为是某位文人雅士的书斋。
“严蕊姑娘今日可会抚琴?”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文士向引路的侍女温声问道,语气里带着纯粹的欣赏而非狎昵。
侍女眉眼含笑,“蕊姑娘此刻正在调弦,张先生若有雅兴,可移步静听。只是姑娘说了,今日只论琴音,不饮急酒。”
中年文士抚掌道:“妙极!正合我意,听严姑娘一曲《平沙落雁》,胜饮千杯矣。”
他起身,步履从容地向内院行去。
这时,另一雅间内,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某位英气勃勃的年轻侠客,正有些局促地站在书案前,对着铺开的宣纸抓耳挠腮。
他对面,一位身着鹅黄色衣裙的姑娘,掩唇轻笑,眼波流转间带着善意的促狭。
“赵少侠,您这‘剑’字…嗯,笔力雄浑,有开碑裂石之势,可…墨是不是蘸得太饱了些?”
年轻侠客看着纸上的一团“污垢”,脸上一红,懊恼道:“比练剑难多了!姑娘,你再教我一遍‘永字八法’吧?我就不信了!”
女子笑着拿起一支小楷笔,蘸了清水,在旁边的水写布上从容示范起来,一边讲解笔锋走势,一边轻声细语,化解着男子的尴尬。
气氛轻松融洽,像是同窗学艺。
周风楞在原地,用尖锐的声线表达自已的不满:“我大老远来京城,难不成是为了读书写字?”
沈皓跟这位新朋友极为投缘,很对他的脾气,遂道:“以色侍人,落于下乘,瓷骨斋有旖旎的一面,但顾客之所以愿意花大笔银子消费,主要还是因为可以在此地寻见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