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16章 “胡萝卜”之后,该上“大棒”了

上回咱们说到,希特勒上台后,确实没闲着。又是修高速公路(还能起降飞机那种),又是画“大众汽车”的大饼(虽然最后变成了军费),又是搞“人民收音机”天天洗脑,又是组织“力求欢乐”让大家没事儿就“傻乐”……一套组合拳下来,德国的失业率蹭蹭往下掉,老百姓(至少是那些“根正苗红”的雅利安人)感觉日子确实比以前强点儿了,对这位“元首”的崇拜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光靠这些“胡萝卜”就能让所有人都死心塌地跟着他希特勒混,一起奔向那所谓的“千年帝国”吗?

希特勒自己心里明镜儿似的:做梦!

德国这么大,人心这么杂,总有那么些人不吃他那一套。比如:

死硬的反对派:社会民主党等这些老对手,虽然被禁了,但保不齐还有人在地下憋着劲儿想搞事呢。

看不惯的知识分子和教会人士:总有些“臭老九”或者“神棍”觉得纳粹这套反人类、反文明,要站出来哔哔两句。

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别忘了,他手下还有罗姆那帮拥兵自重、骄横跋扈的冲锋队大佬呢!这帮人当年帮他打天下是出了力,但现在看着也越来越像“定时炸弹”。

以及所有潜在的“思想犯”:谁知道哪个老百姓私底下会不会抱怨两句?会不会偷偷听外国广播?会不会跟犹太人还有联系?

要想让他的统治稳如泰山,要想让整个德国都像他设想的那样“纯洁”、“统一”、“步调一致”,光靠宣传和发福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有一根足够粗、足够硬、足够让人从灵魂深处感到恐惧的“大棒”!

这根“大棒”,必须握在最可靠、最忠诚、也最没有底线的人手里。

那么,谁是这个“最佳人选”呢?

希特勒挑来挑去,最后相中的,是一个叫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家伙。

你要是光看这人的照片,可能会觉得希特勒是不是老眼昏花了。这家伙长得,怎么说呢,实在是有点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有点“挫”:戴个小圆眼镜,留着一丝不苟的分头,身材不高(可能还有点溜肩?),说话细声细气,表情经常带着点腼腆或者说呆板,活脱脱一个认真过头的乡村中学教导主任,或者他早年确实干过的——养鸡场场长!(难以想象吧?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连鸡都不敢杀的“老实人”,后来成了纳粹德国的二号人物,手握生杀大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但人不可貌相。希特勒看中的,恰恰是希姆莱隐藏在这副“老实人”外表下的特殊“才能”:

迷之忠诚:希姆莱对希特勒的忠诚,已经到了盲目崇拜、毫无底线的地步。元首说地球是方的,他都能写一万字的论文来论证。让他杀谁他杀谁,让他干啥他干啥,绝无二话。这种“指哪打哪”的忠犬属性,深得希特勒欢心。

强迫症般的“认真”:这哥们儿是个典型的官僚主义+强迫症患者。干啥事都追求条理、效率、精益求精。哪怕是抓人、关人、杀人这种勾当,他也要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统计报表、工作流程,搞得像管理一家大型企业一样“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这种“变态”的认真,恰好满足了纳粹搞系统化迫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