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28章 喂不饱的“小个子”

上回书咱们说到,日本陆军内部经过“二二六兵变”这场“血雨腥风”的内斗,主张“有计划、先搞中国”的统制派最终胜出,牢牢掌控了国家机器。这帮更“精明”、更“高效”(也同样极端和危险)的军国主义者,把侵略扩张的目光更加坚定地投向了中国。很多人可能以为,日本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才开始全面侵华的。其实不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开始,一直到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这中间的六年时间,日本这头饿狼可一刻也没闲着!它就像一个贪婪的食客,吃完了“东三省”这盘硬菜,又把筷子伸向了“华北”这盘肥肉,不断地用各种流氓手段搞事情,一点点地蚕食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这一章,咱们就来聊聊这几年间,日本是如何步步紧逼,不断挑衅,最终把战火烧到卢沟桥的。

话说自从关东军那帮“下克上”的家伙们,靠着“九一八”的阴谋,轻轻松松就把中国东北三省这块肥肉吞进了肚子(还搞了个伪满洲国当遮羞布),日本军国主义的胃口就被彻底撑大了。

东北到手了,下一步呢?日本军部(特别是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统制派)的目光,自然就投向了与伪满洲国接壤的中国华北地区。

华北这地方,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靠近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又是连接东北和关内的战略要地,还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如果能把华北也控制在手里,那等于把一把尖刀插进了中国的心脏,也为日后全面占领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是,从1932年开始,日本就针对华北地区,展开了一系列步步为营、得寸进尺的“切香肠”战术。啥叫“切香肠”?就是不一口吃掉,而是一片一片地切,今天占块地,明天搞个“自治”,后天再驻点兵……每次动作都不算太大,让你觉得好像还能忍,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整根香肠已经被它切走一大半了!

就在关东军在东北忙着“消化”胜利果实的时候,日本海军也没闲着,跑到了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大都市去搞事情。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保护侨民”(又是这个借口!)和“抵制日货”为由,悍然向驻守上海的中国第十九路军发动了进攻!日本人的算盘可能是:一是在上海这个国际视窗搞点动静,转移一下国际社会对它侵占东北的注意力;二是想给南京国民政府施加压力,逼其在东北问题上让步;三是也想试试中国军队的斤两,看看能不能在关内也像在东北那样轻松得手。

结果呢?日本人这次失算了!蔡廷锴、蒋光鼐指挥的十九路军(后来张治中的第五军也加入战斗),虽然装备不如日军,但打得极其英勇顽强!双方在闸北、江湾、吴淞等地爆发了激烈的战斗,中国军人寸土不让,浴血奋战,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就是着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虽然最后,由于实力差距和国际调停(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被迫撤离上海市区),中国在军事上吃了亏,但十九路军的英勇抵抗,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让日本人意识到,想轻易拿下中国本部,没那么容易!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上海这边打得热火朝天,国际社会对东北那边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日本建立伪满洲国)的关注度,确实也被成功地分散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