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30章 淞沪血战

上回咱们说到,卢沟桥那一声枪响,彻底点燃了中日之间的战火。日本军部那帮狂人,尤其是陆军大臣杉山元,想要速战速决,还跟天皇保证说“三个月解决中国问题”。而咱们中国这边,蒋委员长在庐山发表了悲壮的讲话,“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表明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但是,光有决心还不够啊!那时候的中国,穷得叮当响,武器装备跟日本人差了好几个档次。想打赢?难!是真的难!用当时的粮食价格换算成武器价格大家就知道了(1935年左右大概价格,一石大米60公斤,约1.5~2银元左右)。

1.步枪子弹(一发7.92)

价格:约0.05~0.07银元一发

可买约1.5~2斤大米

2.三八大盖步枪(或国产中正式)

价格:20~30银元一支

可买约1000~1500斤大米

3.轻机枪(如捷克式)

价格:约200~300银元一挺

可买约1万~1.5万斤大米

4.手榴弹

价格:约0.3~0.5银元一颗

可买约10~15斤大米

5.迫击炮弹(82毫米)

价格:约5~8银元一发

可买约200~300斤大米

6.火炮炮弹(75毫米野炮)

价格:约20~30银元一发

可买约1000~1500斤大米

7.一辆卡车(如福特国产组装)

价格:约2000~3000银元

可买约10万斤以上大米

我们要知道,在那时资源匮乏的中国,大米可是金贵物品。

那如果拖下去呢,去争取国际援助?也难!为啥?因为国际社会那些列强(英美苏等),虽然看着日本不顺眼,怕它坐大,也希望中国能顶住,但他们对中国到底能不能打、敢不敢打,心里还是打着问号呢。你光喊口号没用,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

证明给谁看?在国内,要证明给全国老百姓看,政府是真抗日;在国外,要证明给那些洋人看,中国不是软柿子,值得他们投资(援助)。

在哪儿证明最合适?蒋介石和他的智囊们,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对,又是上海。大家还记得不?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时候,十九路军就在这儿跟日本人硬碰硬干过一场,为啥又选上海?

国际视窗:上海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更是个国际大都市,号称“东方巴黎”。各国租界林立,洋人扎堆。在这儿打仗,全世界的报纸电台都得盯着,关注度绝对爆表!打得好,能赢得国际同情;打得狠,能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战场选择:日本人不是仗着坦克飞机厉害吗?上海是现代化大城市,钢筋水泥,街巷纵横,水网密布,正好能限制你机械化部队的发挥,适合打巷战、打拉锯战,用空间换时间,抵消一部分装备劣势。战略牵制:日本人的主力当时都往华北调呢,想在那边速战速决。老蒋偏不让你如意!我在你心窝子(上海靠近日本本土,又是其在华利益核心区)开辟第二战场,逼你把主力调过来跟我死磕,打乱你的全盘计划!

所以,老蒋这次是下了血本,憋着一股劲儿,要在上海这个国际大舞台上,跟日本人好好掰掰手腕,不仅要打给国人看,更要打给全世界看!证明中国人,是敢于抵抗到底的!

这次轮到日本“死人”了:虹桥机场导火索

正当中国军队悄悄向上海集结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发生了。

1937年8月9日,两个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官兵(一个叫大山勇夫的啥啥中尉,还有一个士兵),坐着辆军车,硬要往上海虹桥军用机场里闯。中国当时的机场卫兵(属于保安部队)哪能让你随便闯军事禁区?上前阻拦,结果双方就冲突起来了。最后结果是,这两个日本人被打死了。

这下日本人可找到借口了!又是“丢人”?不对,这次是“死人”了!日本海军(注意,在上海搞事的主力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立刻炸了锅,一口咬定是中国保安部队蓄意挑衅杀人(当然,中方说法是日军强闯机场先行开枪)。真相到底是啥,现在可能也说不清了,但对日本人来说,真相不重要,借口才重要!

日本驻上海的总领事和海军指挥官立刻向中方提出各种无理要求:撤出保安部队、拆除防御工事等等。同时,大量的日本军舰开始在黄浦江上集结,摆开了要大打出手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