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围歼基辅(第2页)
德国空军的侦察机,在战场上空盘旋,拍下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照片:在基辅以东的广阔平原上,数不清的苏联红军部队,像一群没头苍蝇一样,在森林、沼泽和村庄之间来回穿梭,试图寻找突围的道路,但他们的四周,已经被德军的坦克履带碾出了一道道合围的印记。从空中俯瞰,那简直就是一个“城市大小的包围圈”!
1941年9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被载入军事史册的日子,也是苏联西南方面军几十万将士的“审判日”。在洛赫维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附近,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与从南方疾驰而来的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终于胜利会师!
两把巨大的钢铁铁钳,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了一起!一个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巨型包围圈,就此形成!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连同方面军司令部在内,总计超过六十万大军,被彻底包围在了基辅以东、第聂伯河左岸那片广阔的区域之内!
合围圈一旦形成,等待被围苏军的,就只剩下绝望和毁灭了。
包围圈内的苏军部队,主要包括第5集团军、第21集团军、第26集团军、第37集团军的全部或大部,以及其他一些零散的部队和后勤单位。总人数,据德军后来的统计,高达六十多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这些曾经是苏联红军精华所在的部队,此刻却陷入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他们的补给线被完全切断,粮食、弹药、油料都无法运进来。指挥系统在德军的快速穿插和猛烈打击下,早已陷入全面瘫痪,各个部队之间失去了联系,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协同突围。
德国的步兵集团军(如第6集团军、第17集团军等)紧随装甲部队之后,迅速地从四面八方向包围圈压缩过来,一步步地蚕食着苏军的活动空间。德国空军的飞机,则像一群盘旋在尸体上空的秃鹫,对包围圈内的苏军进行着不间断的轰炸和扫射。
在缺粮缺水、弹尽粮绝的极端困境下,被围困的红军将士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求生欲望和零星的、悲壮的抵抗。一些部队的指挥官,仍然试图组织小股部队,向着东方,向着那一线渺茫的生机,发起突围。
有的红军战士,在饥渴难耐的时候,甚至不得不饮用马匹的鲜血,或者在泥泞的弹坑里寻找一点点浑浊的积水来解渴。为了取暖和做饭,他们把马鞍、皮带、枪托等一切能烧的东西都烧了。
在一些被分割包围的小据点里,红军士兵们依托着简陋的工事,与数倍于己的德军展开了最后的搏杀。据说,有一个整团的红军部队,在被德军团团包围、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之后,依然坚持抵抗了六天六夜,直到弹药全部打光,大部分官兵阵亡,才最终被迫投降。
但更多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无情的屠杀和冰冷的绝望。德军为了瓦解苏军的抵抗意志,甚至动用了巨幅的扩音器,向包围圈内的红军喊话:“红军战士们!你们的指挥官已经抛弃了你们!你们的政府已经忘记了你们!你们已经被彻底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吧!这是你们唯一的生路!”在经历了数日的饥饿、轰炸、绝望和无休止的战斗之后,包围圈内的苏军抵抗力量,逐渐被消磨殆尽。从9月19日开始,德军对包围圈内的苏军残部,发动了最后的清剿。大批大批的红军士兵,在失去了建制、耗尽了弹药之后,被迫向德军投降。
据德军的统计,在整个基辅会战(包括围歼战)中,他们总共俘虏了苏联红军官兵高达约66万5千人!这是一个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极其罕见的数字!此外,还缴获了近900辆坦克和3700多门火炮(当然,这些数字可能也包含了苏军自行破坏或遗弃的装备)。
苏联西南方面军,这个曾经兵强马壮、被寄予厚望的战略集团,就这样,在希特勒的战略转向和斯大林的固执命令之下,几乎全军覆没,从红军的战斗序列中彻底消失了!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军事委员布尔米什坚科等高级将领,都在突围无望后,壮烈牺牲。
基辅会战,成为了苏联红军在整个卫国战争中,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性损失兵力最多、也是最为惨痛的一次大失败!
就在包围圈内的苏军主力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乌克兰的首府,那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基辅,也迎来了它自己的末日。
9月19日,德军第6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清除了外围的苏军抵抗后,耀武扬威地开进了基辅市区。苏联方面,在意识到主力已被合围、基辅已无法坚守的情况下,正式下令放弃这座城市。
在撤退之前,苏军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特工人员,对基辅城内的重要军事设施、政府大楼、工厂仓库、桥梁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爆破和纵火,试图尽可能地销毁一切可能为德军所用的物资和设施,实行“焦土政策”。
当德军士兵踏入这座空荡荡的、到处冒着黑烟的城市时,他们发现,这似乎是一座被诅咒的“地雷之城”!苏联人在撤退前,在城内各处(尤其是那些可能被德军用作指挥部或兵营的建筑物内)都预先埋设了数以千计的定时炸弹和遥控地雷!
这些地雷和炸弹,在德军进城后的几天甚至几周内,接二连三地被引爆!德军的指挥部、兵营、仓库、甚至一些看似普通的民房,都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的爆炸!给德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和极大的心理恐慌。
最着名的一次爆炸,发生在德军占领基辅后不久。当德军正在市中心的歌剧院(一说为其他重要公共建筑)前,准备举行一场“胜利庆祝仪式”的时候,预先埋设在剧院内部或附近的炸弹,突然被引爆!一声巨响之后,歌剧院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正在参加仪式的德国官兵死伤狼藉。这次爆炸,无疑是给了那些趾高气昂的德国占领者一个下马威,也让他们见识到了苏联人民不屈的抵抗意志(虽然这种抵抗方式也极其惨烈)。
基辅的沦陷,标志着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整个乌克兰的精华地区,连同其丰富的粮食和工业资源,都落入了德国人之手。
从军事层面上看,基辅会战无疑是德国“闪电战”的一次“辉煌胜利”。他们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德军自身伤亡约十万人左右),围歼了苏联红军一个完整的方面军,俘虏了超过六十万的兵员,缴获了不计其数的武器装备。这样的战果,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希特勒为此兴奋不已,认为这证明了他“南下优先”战略的“英明正确”,也进一步坚定了他能够迅速打垮苏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