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珊瑚海海战
上一回咱们说到,美国人飞临东京扔下炸弹这事儿,虽然炸得不重,却炸碎了日本军部的自信——“神国”本土居然也不再安全了!杜立特这一下,把那些原本看不起航空力量的老顽固们都炸清醒了:看来,山本五十六说得对——真正威胁日本的是美军那几艘在太平洋上游荡的航母!这之后,日本海军内部的调子就变了。原本对山本主张“大舰队决战”的那些质疑声,突然小了不少。军令部也不得不承认:不尽快摧毁美军航母,就别想守住所谓“共荣圈”!
于是,一个名叫“o作战”的新计划被迅速提上了日程,目标就是两个:夺取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封死美军南太的前进路线;顺手拿下图拉吉港,巩固对所罗门群岛的控制
日本人打的算盘是:一旦拿下了莫尔兹比港,不仅可以彻底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孤立澳大利亚这个南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国,还能以此为跳板,直接威胁澳大利亚北部,为将来进攻斐济、萨摩亚甚至新喀里多尼亚等更南边的岛屿做好准备,从而彻底巩固日本在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控制权。
为了确保“o作战”的顺利实施,日本联合舰队调集了一支相当可观的兵力。
日军的兵力与计划:
总指挥官,是日本海军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井上成美海军中将。这位仁兄也算是个比较有经验的指挥官,但在航母运用方面,思想还是稍微保守了点。
负责直接进攻莫尔兹比港的,是一支由多艘运输船和轻型护航舰艇组成的登陆编队。
为这支登陆编队提供直接掩护和近距离支援的,是以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大约能搭载二三十架飞机)为核心,辅以“青叶”、“衣笠”、“古鹰”、“加古”这四艘重巡洋舰和数艘驱逐舰组成的掩护编队。
而真正扮演“杀手锏”角色的,则是由高木武雄海军中将指挥(航空作战则由更懂行的原忠一海军少将负责)的航空母舰突击编队!这可是日本海军的精锐力量,包括两艘当时最先进的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这两艘航母加起来,能搭载一百二十多架舰载机,包括零式战斗机、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和九七式鱼雷攻击机这些“王牌组合”),以及为其护航的重巡洋舰“妙高”号、“羽黑”号和数艘驱逐舰。这支航母编队,将是这次作战中,与可能出现的美军航母进行决战的主力。
美军的应对:
就在几周前,美军在爪哇海附近打捞起一艘日舰残骸,意外发现了部分jn-25密码本的残页和电码表!这份“纸上战利品”瞬间让美军情报部门如获至宝,补全了破解日本海军密码的关键拼图。
靠着这意外收获,尼米兹上将得以提前掌握日军“o作战”的全貌。
于是,他也秘密地调兵遣将,将当时在西南太平洋地区能够调动的所有航空母舰力量——弗兰克·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指挥的第17特混舰队(以航空母舰“约克城”号为核心,搭载约七十余架飞机)和奥布里·费奇海军少将指挥的第11特混舰队(以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为核心,也搭载约七十余架飞机),以及一支由澳大利亚海军少将约翰·格雷斯指挥的澳美联合巡洋舰编队(主要负责水面拦截任务),秘密地开赴珊瑚海海域,严阵以待,准备给日本人来个“反伏击”!
但双方指挥官谁都清楚,谁先找到对方的航母,谁就能夺取战斗的主动权!
战火,首先在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港点燃。这个不起眼的小港口,刚刚在5月3日被日军占领。弗莱彻少将指挥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瞅准了这个机会,在5月4日清晨,派出了舰载机,对停泊在图拉吉港内的日军小型舰艇和水上飞机基地,进行了一次“开胃小菜”式的空袭。
美军飞机炸沉了日本驱逐舰“菊月”号,还顺带收拾了几艘扫雷艇和运输船,算是给日本人提了个醒:“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来了!”但这次空袭的规模不大,也没能对日军的主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图拉吉的这点小动静,更像是大战来临前的一声不和谐的序曲。
接下来的两天,珊瑚海这片广阔的海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捉迷藏”战场。日美双方的航母编队,都在拼命地搜索着对方的踪迹。可老天爷似乎也想给这场即将到来的航母“处女秀”增加点悬念,那几天珊瑚海的天气糟糕透顶,不是浓云密布,就是大雨倾盆,能见度极差。双方的侦察机,在云里雾里钻来钻去,飞了好几圈,愣是没能准确地发现对方主力航母编队的“真身”。这就好比两个蒙着眼睛的武林高手,都想给对方来个“致命一击”,却谁也摸不着谁在哪儿,只能凭着感觉瞎比划。
到了5月7日上午,这场“盲人摸象”的游戏,总算是有了点眉目,但也充满了戏剧性的乌龙。
美军的一架侦察机,在浓雾中,发现了正在为进攻莫尔兹比港的登陆船队护航的日本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及其护航舰艇。可能是因为距离太远,看得不太清楚,也可能是飞行员太激动,他居然把这艘小个子的“祥凤”号,误报成了日军的主力航空母舰编队!
弗莱彻少将一听,以为逮着大鱼了!哪还顾得上仔细核实情报?立刻下令:“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所有能飞的飞机,全都给我上!目标,日本航母!
于是,浩浩荡荡九十多架美军舰载机(主要是“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蹂躏者”鱼雷攻击机),像一群饿狼一样,扑向了可怜的“祥凤”号。
但到了地方一看,不对!不是说遇到了航母的主力编队吗,这咋就一艘小型航母,没办法!但来都来了,炸吧!
可怜“祥凤”号虽然也紧急起飞了仅有的几架“零式”战斗机进行拦截,但在美军飞机绝对的数量优势和饱和攻击面前,那点抵抗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数十枚炸弹和鱼雷,如同雨点般砸在了“祥凤”号的身上。这艘倒霉的轻型航母,在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内,就被炸得是千疮百孔,燃起冲天大火,最终在一片浓烟和爆炸声中,迅速沉入了珊瑚海那冰冷的海底。美军飞行员罗伯特·e·狄克逊,在确认击沉“祥凤”号后,兴奋地向母舰发回了那封后来名垂青史的电报:“抓到一只平顶船!狄克逊呼叫航母,抓到一只平顶船!”这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击沉的第一艘日本航空母舰!消息传来,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士气还比较低落的美军。
就在美军为击沉“祥凤”号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日本人的侦察机也犯了同样的“低级错误”。他们把正在为美军舰队提供油料补给的“尼奥肖”号油料补给舰和为其护航的“西姆斯”号驱逐舰,也误报成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
日本航母编队的指挥官高木武雄中将和原忠一少将一听,也以为逮着大鱼了!立刻下令“翔鹤”号和“瑞鹤”号的攻击机群全力出击!结果呢?日本那些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们,把宝贵的炸弹和鱼雷,都浪费在了这两艘价值不大的辅助舰船身上。“尼奥肖”号虽然被炸成了重伤,在海上漂浮了好几天之后才最终沉没,“西姆斯”号则当场就被炸沉了。日本海军主力航母的第一次攻击,就这样,打了个“寂寞”,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攻击波次和飞行员的体力。
日本人那边呢?也差不多。他们的侦察机把美军的油船“尼奥肖”号和护航的“西姆斯”号驱逐舰当成了航母和巡洋舰,高木和原忠一也是毫不犹豫,飞机尽出。结果,炸沉了一艘油船和一艘驱逐舰,主力航母的宝贵攻击波次就这么给浪费了。
这白天双方都跟“睁眼瞎”似的打了个热闹,可到了5月7号晚上,更离奇的事儿发生了。天黑之后,海面上风雨交加,能见度极差。那些从“翔鹤”号和“瑞鹤”号上起飞、攻击完“尼奥肖”号和“西姆斯”号后返航的日本飞机,因为油料快耗尽,又找不到自家航母,急得像没头苍蝇。就在这时候,有几架迷航的日本飞机,居然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前方海面上有航母的灯光信号!飞行员们大喜过望,以为找到了组织,便摇摇晃晃地就准备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