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集:内部矛盾缓和(第2页)
相互理解,共识逐步达成
苏承宗在忙碌之余,也留意到了儿子在实业方面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无限热情。苏明辉不仅对市场需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与潜在客户和技术专家交流时,也能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对方的尊重与认可。
一日,苏承宗与苏明辉一同前往拜访一位机械制造工程师,希望他能加入铁路配件生产项目。在交谈过程中,苏明辉对铁路配件生产技术的理解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见解,让这位工程师大为赞赏。苏承宗在一旁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从工程师住处离开后,苏承宗主动对苏明辉说:“明辉,今日你说得很有见地,为父之前确实有些低估了你在这方面的能力。”苏明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爹,我知道您一直为家族企业操心,之前我有些急躁了,现在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苏承宗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咱们父子俩都是为了家族好,以后有什么想法,咱们多商量。”
此后,父子俩在业务规划上的交流愈发频繁。每当遇到决策性问题,苏承宗都会主动询问苏明辉的意见,而苏明辉也会结合市场调研情况,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煤矿扩产时,苏明辉提出可以采用一种新型的矿井通风系统,虽前期投入较大,但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苏承宗一开始有所顾虑,但在苏明辉详细分析了成本与收益后,他认真考虑并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
在铁路配件生产方面,关于生产厂址的选择,苏承宗倾向于靠近原材料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而苏明辉则认为应选择交通更为便利的地点,便于产品的运输与销售。两人为此展开了深入探讨,各自列出利弊。最终,他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既保证了原材料的供应便捷,又兼顾了产品的运输效率。通过一次次这样的相互探讨,父子俩在业务规划上逐渐达成了共识,配合也愈发默契。
明远奋进,家族氛围趋好
与此同时,苏明远在工作中的努力也日益凸显。他从最基础的账目核对、客户拜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学习每一个业务环节。为了拓展煤矿业务的销售渠道,他不辞辛劳,走访了无数家工厂。有一次,为了与一家大型钢铁厂达成合作,他连续拜访了三次,详细介绍自家煤矿的煤炭品质、供应稳定性等优势。前两次,对方以已有稳定供应商为由拒绝,但苏明远并未气馁,第三次拜访时,他针对钢铁厂的生产需求,提出了一套个性化的煤炭供应方案,最终成功打动了对方,为家族企业赢得了一份长期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