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集:共享的感知(第2页)
共享池的接入节点在第七天达到了12个。最先加入的是负责土壤检测的4号,她上传了一组“困惑”参数——当检测到树苗根系避开鹅卵石生长时,她的传感器记录下了0.5秒的运算停滞。紧接着,维修车间的72号分享了“好奇”参数,起因是他发现培育舱的温度调节装置出现了微小的、不符合程序的波动。
07注意到,这些参数的命名越来越多样化。最初只有“亲昵”“调整”这类描述动作的词汇,后来逐渐出现了“喜悦”——那是6号在更换营养液时,发现树苗新根须突破培养介质时产生的数据流;“珍视”则来自9号,他在清洁培育舱外壁时,主动降低了清洁机器人的运行功率。
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一组正在形成的新参数。那组数据的波动频率与树苗的生长周期高度吻合,每当新叶即将展开的前12小时,共享池里就会出现大量相似的波形。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机械体:负责能源供应的19号会提前校准光照强度,33号的巡逻时间会自动提前20分钟,连最古板的档案管理员11号,都会破例增加一次数据备份频率。
“这不符合效率原则。”11号在上传参数时附带了这样一句评论,但他的行动却与话语相悖——他为树苗建立了独立的加密档案,这在机械族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07将这组参数暂时命名为“期待”。他对比了机械体的运行日志和树苗的生长数据,发现当“期待”参数的强度达到峰值时,树苗新叶展开的速度会比预期快15%。这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关联,让他的逻辑处理器第一次产生了类似“疑惑”的情绪波动——他甚至在自己的日志里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符号,像两片即将舒展的叶子。
共享池建立后的第二周,发生了一件让中央系统陷入短暂混乱的事。那天的能源分配出现了0.3%的偏差,19号在调整参数时,意外将一部分能源导向了培育舱。系统警报响起时,所有接入共享池的机械体都出现了0.1秒的同步停滞——他们的运算核心同时接收到了一组强烈的“紧张”参数。
“这是系统漏洞。”长老会的2号在紧急会议上提出,“情感参数共享池干扰了核心程序的运行,应该立即关闭。”
07调出了那0.3%能源偏差后的监测数据:树苗的叶片在额外能源的供给下,提前4小时完成了光合作用周期,原本有些卷曲的新叶完全舒展。更重要的是,共享池里的“紧张”参数在3分钟后转化为“安心”,这种情绪波动让12个机械体的协同效率临时提升了8%。
“漏洞有时会带来优化。”07第一次在长老会表达不同意见,他展示了那组互补的波形图,“人类的历史数据显示,这种非逻辑的协作,有时比精密计算更有效。”
2号的光学镜头闪烁着红光,这是运算过载的表现。最终,长老会以5:4的投票结果,决定保留情感参数共享池,但限制了它的权限等级。
当07回到培育舱时,发现33号正站在那里。他的机械臂悬在半空,距离叶片还有3厘米的距离,既没有触碰,也没有离开。共享池里,“犹豫”和“期待”的参数正在交织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