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破坏科举者,死(第2页)

姜文渊坐在主位,右手掌心有元力包裹黑葫芦,翻滚旋转。

抬头看向许仲行:“犹记得当年许祭酒教我君子仁义之道,我当时心向往之,但却遭到了父王的训斥,至今耿耿于怀。”

“世人都应该心存仁义,一心向善,本太子最是喜欢宅心仁厚的臣子。”

“这经义就考,以政为德。”

“以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各位觉得如何?”

众官员齐齐抬头,瞬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德治与法治,这句话的门道有很多。

为官修养德行,这恐怕是在给百官提醒,尤其是武王府一脉的文武大臣。

姜文渊的一番话,当着众人的面儿点出了许仲行当年做的事情。

许仲行惭愧的低头,今日之后,许多人会知道他的这个污点,曾教姜文渊仁义之道,心怀不轨,却令姜文渊把仁义当成的工具,估计很久之后,会遭到许多人的口诛笔伐。

毕竟,姜文渊各种歪理学说都是与仁义有关的,他这个教授者逃脱不掉联系。

许仲行选择低头沉默。

“臣觉得这题很合适,不知殿下还有什么安排。”

李肃选择支持,剩余几人直接同意。

经义,策论、赋诗言志、时务应变,全部定下,众人心思沉重,这次考的内容与以往有所不同,甚至没什么参考典籍,全凭学子自身的见解。

相比往年,难上加难。

“其他安排暂无,有言在先,望诸位看管好属下,别做什么多余之事,科举是我接的第一个差事,出了事,会死人的。”

姜文渊送别众人,语气不咸不淡,像是在说很正常的事情。

众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杀意,据各地传来的消息,天枢卫抓了许多官员,皆是因科举之事,作弊的,顶替的,走后门的,都是重判。

现在的天枢卫,有一半都是姜文渊的门下,这次科举过后,姜文渊必会收揽大部分考生学子,彻底的把控朝堂。

众人离开,许仲行选择留了下来。

心情复杂道:“殿下让天枢卫杀伐过重,会令殿下传出不好的名声,许多人会因此选择不入官场。”

“许祭酒知道,你为何只能当祭酒么?”

角色转换,姜文渊居高临下,站在东宫门前台阶之上,看着弯腰劝谏的许仲行。

“你明知道我做的合法合理,会令科举公平清明,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你的劝谏令人心烦。”

“你看到了我做这件事情的隐患,却只知道劝阻我不要做,而不是提出个解决的办法。”

“或许你是为了武王变得假仁假义,你真的老了,若还有些读书人的风骨,就不应该在太学继续误人子弟。”

讥讽的言语渐远,许仲行如遭雷击,僵硬在东宫门口。

当年的报应终究是来了,这位太子是想让他主动的辞官,离开朝堂。

哀叹一声,又看向重新返回东宫的翰林院学士童嘉,明白了姜文渊的意思,不仅要辞官,还要举荐童嘉,以平当年之账。

记忆驳杂,回想当年那个鲜衣怒马彬彬有礼的少年郎,不胜唏嘘。

“殿下,刚刚许祭酒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臣建议殿下立刻张贴公告所抓之人的罪状,让百姓知道来龙去脉。”

童嘉建议道。

“你不是说有很多寒门子弟很感激本太子做法么?给他们个机会,宣传本太子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