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完美注塑,金色传说!(第2页)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秦奋的心更热了。孙建国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而他怀才不遇、对现有体制有所不满的现状,恰恰为自己提供了“挖墙脚”的可能性!
当然,秦奋也清楚,这绝非易事。孙建国这样的人,有技术人员的清高和傲骨,绝不是单靠高薪就能轻易打动的。而且,放弃国营大厂的“铁饭碗”,投身一个前途未卜的私营小厂,所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和现实阻力,是巨大的。
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秦奋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他想起了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为了求得贤才,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再多的诚意也要付出!
一个周末的下午,秦奋打听到了孙建国的住址——位于红星机床厂生活区的一栋略显陈旧的职工宿舍楼。他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提上两条在当时算是不错的“沪州老窖”和一些水果点心,怀着忐忑而期待的心情,敲响了孙建国家二楼的房门。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善的老阿姨,应该是孙建国的妻子。秦奋说明来意后,老阿姨显得有些惊讶,但还是客气地将他请进了屋。
房子不大,典型的七八十年代职工宿舍格局,两室一厅,陈设简单朴素,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客厅的墙上,贴着几张奖状,大多是“技术革新能手”、“先进工作者”之类的荣誉。一个穿着灰色旧中山装,戴着老花镜,正在埋头看一张图纸的中年男人闻声抬起头,他应该就是孙建国了。
孙建国的目光落在秦奋身上,带着一丝审视和疑惑:“你找我?”声音略显沙哑,带着技术人员常有的那种不善言辞的木讷。
秦奋连忙上前,恭敬地自我介绍:“孙师傅您好,我是星辰机械厂的秦奋。冒昧来访,打扰您了。”
“星辰机械厂?”孙建国皱了皱眉,显然对这个名字很陌生,“没听说过。找我有什么事?”
秦奋将带来的礼物放在桌上,诚恳地说道:“孙师傅,我是久仰您的大名,知道您是咱们红星市机械加工领域顶尖的技术专家。我办的这个星辰机械厂,虽然规模不大,但一直专注于高精度零件加工。目前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也急需像您这样的技术带头人。所以,我今天是特地来……想请您出山,到我们厂来主持技术工作。”
孙建国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似乎觉得有些荒谬。他放下图纸,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眼睛:“小伙子,你是在开玩笑吧?我一个在国营厂干了一辈子的人,去你那‘个体户’的小厂?”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和一丝警惕。
“孙师傅,我们是正规注册的私营企业,不是个体户。”秦奋纠正道,然后耐心地解释起星辰厂的业务、技术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开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相当优厚的条件:“如果您愿意过来,我给您开每月三百块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职位就是技术总负责人,厂里所有的技术问题,都由您说了算!”
三百块月薪!这几乎是孙建国在红星机床厂工资的三倍!年底还有分红!这在当时更是闻所未闻。然而,孙建国听完,却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小秦厂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在红星机床厂干了快三十年,这里就是我的家。我这把年纪了,不想再折腾了。你那点钱,虽然不少,但我老孙还看不上。请回吧。”语气虽然客气,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非常明显。
秦奋并不意外,他知道第一次不可能成功。他没有强求,只是恳切地说:“孙师傅,我知道让您立刻做决定很难。这是我们厂的一些资料,还有几个我们目前正在攻关的技术难题,您有空可以看看。我们厂虽然小,但在技术上,是真心想做点事情的。我过几天再来拜访您。”
说完,秦奋留下带来的礼物和一叠精心准备的资料,礼貌地告辞离开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秦奋再次来到孙建国家。这次,他没有提礼物,而是带上了一张他自己绘制的、结构相当复杂的新型夹具设计图纸,以及一个加工过程中遇到了变形难题的特殊零件样品。
开门的依然是孙阿姨,看到秦奋,她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小秦厂长,你怎么又来了?老孙他……”
话音未落,孙建国从里屋走了出来,看到秦奋和他手里的图纸,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孙师傅,没打扰您吧?”秦奋笑着打招呼,“上次留下的资料您看了吗?今天来,主要是想向您请教一个技术难题。”
孙建国没有立刻回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张图纸上。作为一名浸淫技术几十年的老专家,他对复杂的技术图纸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秦奋绘制的这张夹具图,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巧妙,显然是为了解决某种特殊的加工需求,其中蕴含的技术含量,让孙建国也暗暗点头。
“什么难题?”孙建国终于开口问道,语气比上次缓和了一些。
秦奋心中一喜,知道有门儿!他连忙将图纸和那个变形的零件样品递过去,详细地说明了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尝试过的几种解决方案,但效果都不理想。
孙建国接过图纸和样品,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起来。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用手指在图纸上比划,时而拿起那个变形的零件反复端详。秦奋则在一旁安静地等待,没有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