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的挑战,永不止步(第2页)
“不一定是全盘并购,也可以是选择性收购。”秦奋解释道,他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一些潜在的目标,“比如,收购一些有潜力的技术专利,一些我们目前急需的特种设备,甚至是一些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团队。当然,如果遇到合适的厂子,整体盘下来也不是不可以。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这个行业低谷期,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补强我们的短板,为下一轮经济复苏和星辰的再次腾飞,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李卫东闻言,也显得有些兴奋:“秦总高见!我最近就听说,市里好几家老牌的集体企业和区属小国营,都快揭不开锅了,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厂长愁得头发都白了。有些厂子里的老师傅,技术那是一等一的,就是厂子不行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要是我们能伸把手,把这些厂子盘活,或者把这些人才吸引过来,那可真是捡到宝了!”
周雅芳则从财务角度补充道:“秦总,目前我们账上的可用资金大约有三百多万,如果加上银行那边可能争取到的贷款额度(虽然现在很难,但如果有好的并购项目作为抵押,或许还有一线希望),我们能调动的资金,或许能达到五百万。这笔钱,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购买力相当可观。”她对秦奋的商业嗅觉和风险把控能力已经深信不疑。
“很好。”秦奋满意地点点头。核心团队对他的战略意图理解得很快,这让他对接下来的行动更有信心。
他看向王建军:“建军哥,你负责生产和技术,对各家厂的技术实力和设备状况比较了解。从今天起,你和孙工那边,重点关注一下我们周边,乃至省内,有哪些机械加工相关的企业陷入困境,但又具备一定价值的。特别留意那些拥有我们目前比较欠缺的加工能力,比如大型锻压设备、精密铸造车间、专业的热处理生产线,或者是有特殊技能人才的企业。列出清单,做好初步评估。”
“是,秦厂长!”王建军郑重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扩张机会,能让他这个生产主管大展拳脚。
秦奋又转向负责外联和采购的刘小虎:“小虎,你消息灵通,多去外面跑跑,打听打听,哪些厂子日子不好过,老板有转手的意向。重点关注那些负债不高、产权相对清晰、工人素质还可以的。我们是去‘抄底’,不是去当‘接盘侠’,背上沉重的包袱。”
“明白,奋哥!”刘小虎拍着胸脯保证。
最后,秦奋看向周雅芳:“雅芳,你负责做好资金的调度和风险评估。任何收购意向,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我们要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价值。”“秦总放心!”周雅芳推了推眼镜,语气专业而干练。
会议开到这里,星辰机械厂“低谷期扩张”的战略方向已经明确。会议室内的气氛,也从最初的凝重,逐渐被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期待所取代。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星辰厂发展历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散会后,秦奋独自留在办公室,调出了财富帝国系统。他需要系统的分析来印证自己的判断,并为接下来的具体行动提供更精准的指引。
“系统,分析当前经济环境下,星辰机械厂进行优质资产收购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并对周边区域符合收购条件的机械加工类企业进行初步筛选和价值评估。”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一如既往的迅速而高效:
【任务分析模块启动:低谷期扩张战略评估】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国内经济正处于“治理整顿”深化阶段,资产价格普遍处于低位,优质技术人才流动性增强,为有准备的收购方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星辰机械厂自身条件分析:现金流充裕,技术实力在本区域内具备明显优势,管理团队初步成型,市场口碑良好,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