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从个体户到企业家,思维的跃迁!(第2页)
一时间,“下海”成了最时髦的词语。无数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国企员工纷纷辞去“铁饭碗”,投身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各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几万元起家的小作坊到注册资本上千万的大公司,都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股票市场也开始火爆起来。深圳、上海的股票交易所门前,排队购买股票认购证的人群彻夜不眠,希望能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中分一杯羹。
外资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星辰机械厂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廊州基地和昆山基地在高建华和郑光明的带领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分别于5月和6月顺利实现了一期工程的全面投产。新招募的员工在从红星总厂调来的技术骨干的悉心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两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各种高精度机床和精密模具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发往全国各地,甚至还有一部分通过外贸渠道出口到了东南亚。
吴敬明领导的研发部也不负众望。“自动化技术预研小组”和“精密电子部件攻关小组”相继成立,吸纳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技术人才,包括几位从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他们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在秦奋提供的方向性指导和系统知识的辅助下,进展神速。
马远的销售团队更是忙得脚不沾地。雪片般的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让他痛并快乐着。他按照秦奋的指示,重点开拓南方市场和家电、电子等新兴产业客户,取得了显著成效。星辰厂的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迅速在这些领域站稳了脚跟。
苏晚晴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发展科,则在全厂范围内大力宣传南方谈话精神,组织学习讨论,营造“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企业氛围。同时,她还制定了一系列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包括股权激励的初步设想,为星辰厂的持续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七月流火,秦奋再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珠海。
与半年前相比,珠海这座城市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街道两旁,新建的厂房和写字楼随处可见,空气中都飘荡着大干快上的火热气息。
在一家不起眼的工业园内,秦奋找到了“远航电子”。公司规模不大,租用了一层旧厂房,里面摆放着一些简单的生产和测试设备。创始人李明远见到秦奋,显得有些意外和激动。“秦厂长,您怎么亲自来了?”李明远将秦奋迎进简陋的办公室,泡上一杯清茶。
“来看看老朋友,顺便考察一下市场。”秦奋笑着说道,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打量着办公室墙上贴着的几张产品设计图和技术参数表。
“秦厂长太客气了。”李明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们这小庙,哪敢劳您大驾。”
经过上次的接触,秦奋对李明远这个年轻人印象颇深。他有技术,有想法,有激情,但缺乏资金和市场渠道。
“明远,上次你说你们在研发一种新型的高频连接器,进展怎么样了?”秦奋开门见山地问道。
提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李明远立刻来了精神:“秦厂长,我们的样品已经出来了,性能测试结果非常理想,完全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只是……只是在批量生产的工艺和模具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特别是精密冲压模具和注塑模具,精度要求非常高,我们找了几家模具厂,都达不到要求,或者就是价格高得离谱。”
秦奋微微一笑,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
“模具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帮上忙。”秦奋说道,“我们星辰机械厂在精密模具制造方面,在国内也算是领先水平。如果你信得过我们,可以把你们的技术要求和图纸拿出来,我们帮你设计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