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56章 市场推广,酒香也怕巷子深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秦奋喃喃自语,这个时代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后来那么发达,营销渠道相对单一,信息传播速度慢。一个地方的好产品,如果只靠口碑自然传播,很难快速走出山区,走向全国。尤其是他们红星厂,身处凤栖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过去,“远风”水泵和电扇主要依靠上海周福民那边的渠道,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农机系统和百货公司,范围有限。但秦奋的目标是全国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依靠现有的渠道,远远不够。

他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式,让“远风”这个名字,一下子就能进入全国人民的视线,建立起高端、可靠、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

什么样的宣传渠道在这个时代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这些大报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但受众群体更偏向于政治、文化、官方信息。广告投放是有的,但版面有限,竞争激烈,且单凭文字和简单的黑白图片,很难突出产品的视觉形象和品牌的独特气质。

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覆盖范围广,但同样是声音媒介,缺乏视觉冲击力,且容易被淹没在大量信息中。

电视?中央电视台是未来的主战场,影响力巨大。但在这个时期,省级和地区电视台的覆盖面尚未完全铺开,央视的广告价格对于一个刚刚起步、虽然盈利但体量尚小的红星农机厂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而且电视广告通常需要更复杂的制作,成本也高得惊人。

展览会?参加广交会等国内或国际展会是展示产品、对接客户的好途径,周福民已经在上海迈出了这一步。但这更多是面向采购商和专业人士,普通大众接触的渠道不多。

秦奋靠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神色凝重,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脑海中的系统,此刻虽然不能直接弹出“最佳广告投放渠道建议”,但其中蕴含着大量关于未来市场营销、品牌传播的知识体系,此刻正在他意识深处不断碰撞、组合。

他回想起后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它们是如何抓住时代的脉搏,通过各种创新手段,迅速崛起、家喻户晓的?除了过硬的产品,成功的营销推广是必不可少的翅膀。

突然,一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

不是报纸,不是广播,也不是电视……至少不是现在。而是那些具有巨大群众基础、发行量惊人、且内容贴近普通人生活的杂志!

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一本流行杂志往往能吸引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读者,而且是反复阅读、在亲朋好友间传阅的那种。它的影响力,深度和广度,可能超出想象。

哪些杂志符合这个特点?

脑海中迅速过滤着90年代那些极具影响力的刊物名称……《科幻世界》、《故事会》、《读者文摘》、以及……《大众电影》!

《大众电影》!这个名字让他心头一震。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电影刊物之一。在这个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电影是主要的娱乐方式,而《大众电影》几乎是所有影迷、文艺爱好者乃至普通家庭的必备读物。它的读者群体极为庞大,而且覆盖了从城市到乡村的各个阶层,几乎就是一部“国民级刊物”。

将工业产品广告投放到一本看起来毫不相关的电影杂志上?

初听上去有些离谱,甚至会让人觉得“不务正业”。电风扇、水泵、柴油机……这些“硬邦邦”的工业产品,怎么能跟明星、电影、艺术扯上关系?

但秦奋却兴奋起来。正是这种“不相关”,才能制造出差异化和话题性!当所有企业还在死守着行业报纸或是地方性媒体时,突然有一个来自一个偏僻小县城的工厂,敢于把精心设计的广告投放到全国最顶级的娱乐刊物上,这本身就是一种震撼!

而且,《大众电影》的读者,很多是年轻的工人、学生、机关干部、甚至是农民群体——这与红星厂的目标消费者并非完全脱节!他们追求新潮、渴望更好的生活品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如果“远风”能以一种全新的、打破常规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定能引发强烈的关注。

最关键的是,他想起了目录中紧随其后的标题:“广告创新,首幅彩页的震撼!”

彩色印刷在这个时代是稀罕物,成本高昂,通常只用于封面或少量内页插图。如果能争取到一整页的彩色广告,那视觉冲击力将是无与伦比的!在遍布黑白、灰度的刊物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一个精心设计的logo和产品图,足以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们记住“远风”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