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树大招风,模仿者众
秦奋站在窗前,望着冬日午后那明亮却不灼人的阳光,心绪宁静。他知道,远风制造,已经离开了平静的港湾,即将驶入更波涛汹涌的海洋。而即将召开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便是这远航正式拉开帷幕的地点。厂区内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金属和新塑料独有的混合气味。工人们的号子声、设备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干劲的乐章。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汗水与期待,为了那个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的名字——远风。
然而,就在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关键时刻,一些意料之中的“风”,也开始伴随着远风品牌日益响亮的名声,悄然刮了起来。这些风,不是来自政府的红头文件,也不是来自银行的审批流程,而是来自那些嗅觉灵敏、逐利而行的同行和投机者。
刘栓柱在打完那通电话,放下茶缸子没多久,又接到了几个电话。语气没有之前那么轻松写意,反而带着一丝凝重。
最后一个电话是南方某个县城的经销商打来的,对方压低声音,语气有些愤愤不平:“喂,栓柱老弟啊!哎,你家那远风水泵是真好,我们铺货下去,那是哗哗地往外流啊!可这刚卖了两天,市场上就冒出来一批差不多的东西,也说是‘远风’牌,包装都学了个七七八八,价格比你的便宜了足足二十块钱!”
刘栓柱心头一紧:“啥?冒牌货?”
“可不是冒牌货嘛!做工糙得很,一启动那动静就跟拖拉机一样!还有那个塑料壳子,颜色发灰,没你家那个亮堂!有老乡没分清,买了那个假的回去,开机才半小时,机器就发烫,轴承那里哗啦哗啦响,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得歇菜!这砸的可是你们远风的牌子啊!”
对方很急切:“我们现在咋办啊?这些假货一来,把市场价格搞乱了不说,光是怕老乡买了假货再回来找我们麻烦就够呛了!你们大会不是要开了嘛,有没有啥对策啊?”
刘栓柱听着,额头上的汗珠就下来了。他以前跑供销社,哪遇到过这事?都是求着人家卖,产品再差也没人仿你。现在产品好了,牌子响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都冒出来了。
他强自镇定:“李老板,您先别急。这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我们远风牌的产品都是有严格的品质保证的,您说的那些肯定是假冒伪劣。您先跟老乡们解释清楚,就说远风正品只有从我们厂里拿货才有保障,让他们认准我们的防伪标志……”他自己说着觉得有些心虚,他们现在的包装和标志设计,确实还不完全完善,防伪意识也没那么强。
挂了电话,刘栓柱立刻冲出门,径直往秦奋的办公室走去。
秦奋正在跟李大柱、张巧玲和王小虎一起看一份关于新建材料实验室设备的资料,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刘栓柱推门而入,脸上带着焦虑:“秦厂长!出事了!”
秦奋眉头微抬,示意他坐下:“栓柱,别急,慢慢说。”
刘栓柱也不顾得喝茶,把刚才几个电话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到那些粗糙的假冒水泵,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愤怒和不安:“秦厂长,这帮孙子!咱们这头刚把牌子打响,他们就上来咬一口!要是不赶紧压下去,咱们远风的牌子就得砸在这些假货手里!”
李大柱听了也噌地一下站起来:“什么?敢冒我们的牌子?!这绝对不能忍!我们辛辛苦苦把质量提上去,那些人就用破烂货来冒充,这不是断咱们的生路吗?!”他性格耿直,对技术和质量有股子卫道的精神。
张巧玲和王小虎也面色凝重。他们投入了无数心血在材料研发上,深知一块合格的hs-3材料需要多少精确的配比和严苛的工艺流程,绝不是随便一个工厂就能仿出来的。但外行看热闹,只看个模样,一旦假货泛滥,普通老百姓哪里分得清?
秦奋听完,没有立刻发火,也没有表现出惊慌。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树大招风,这是必然的。”
他这话一出,办公室里却静了下来。刘栓柱他们有些不解,怎么?秦厂长一点都不吃惊吗?
“栓柱,你说的这些情况,我早有心理准备。”秦奋看着他们,眼神深邃,“过去三十年,咱们是计划经济,产品愁销路,没人仿。未来三十年,是市场经济,好产品就会有人仿,这是市场逐利的规律,也是野蛮生长的表现。这恰恰说明,咱们远风确实做对了,咱们的产品确实是‘香饽饽’,所以才有人冒风险也想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