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铁锤砸出的信誉!(第2页)
然而,“褒”的声音却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在民间和有识之士中蔓延开来,并且声势越来越大。
“有魄力!真汉子!”
“这才是真担当!能公开承认错误,敢于砸烂自己的问题产品,这是要重建行业的良心啊!”
“三百万换信誉,这笔账秦厂长算得比谁都清楚!信誉没了,别说三百万,三千万也赚不回来!”
特别是在这个打假喊了几十年、但假冒伪劣产品依然野草般疯长的时代,秦奋此举无疑像一道闪电,击中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诚信和质量的渴望。那些曾经买到过假货、被劣质产品坑害过的消费者,更是对秦奋的行为赞不绝口。
“宁可自己损失,也要给消费者一个交代!这样的厂子,值得信赖!”许多朴素的老百姓发表着最直接的评价。
报纸上的评论文章也开始出现。最初是一些带着问号的报道,探讨“中国企业为何公开展丑?”,分析“三百万砸出什么?”但很快,更深邃的论调占据了主流。
《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的序曲!》——这篇发表在省报上的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秦奋此举的战略意义,认为在缺乏信用体系的初期市场经济中,这种极端的行为恰恰最有效率地传递了“远风要重新做人”的决心,是将无形信誉具象化、用痛苦的代价为品牌立碑。
《质量是民族企业的生命线!从远风砸厂看中国制造的未来》——有学者撰文指出,远风的质量问题并非孤例,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初期普遍面临的阵痛。但远风敢于直面问题并痛下决心的态度,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他们的行动证明,中国企业有决心告别粗制滥造,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带来的舆论风暴,迅速将“远风”这个名字推向了全国媒体的焦点。它不再只是一个地方小厂的品牌,而变成了一个象征,一个关于“信任”、“质量”、“企业责任”的符号。人们议论纷纷,争辩不休,远风制造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趁着这股势头,远风制造开始雷厉风行地落实召回和赔偿方案。
王奎山坐镇总部,亲自督导各地召回点的设立和运转。从电话咨询到产品接收,从后台审核到退款/换货,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简化高效。各地经销商伙伴们,虽然最初也有些忐忑,但在看到总部的决心和第一批前来更换产品的用户满意而归时,疑虑也打消了。他们也开始全力配合,将远风制造的承诺传递给每一个客户。
“快!给用户把手续办利索了!他们是来找咱们麻烦的吗?不是!他们是给咱们机会重拾信誉!记住了,态度一定要好,流程有多快就整多快!”王奎山在电话里对着各地的负责人吼道,汗水湿透了衬衫。
而厂区内部,一场更隐秘、更深刻的肃清风暴正在悄然进行。
秦奋收敛了对外时的激昂,此时的他,目光像两把冷厉的手术刀。他不仅要处理外部的质量问题,更要挖掉生在企业肌体里的“肿瘤”。
“报案那边,县局的同志很重视,已经立案了。”王奎山向秦奋汇报内部调查的进展,“内部调查组也展开工作了。初步排查发现,这批劣质品的问题,确实跟一些原材料入库检验环节的疏漏以及部分生产工艺流程上的故意简化有关。不仅仅是疏忽,有人就是奔着偷工减料去的!”
秦奋脸色铁青,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心里清楚,任何大规模的质量问题背后,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人疏忽,必然有管理上的失位,甚至更恶劣的图谋不轨。
“是谁?!”秦奋语气平缓,但眼神中却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
“具体对象还在锁定,需要证据。”王奎山也有些沉重,“这次的问题,牵扯面可能不小。”
“不小也要挖!哪怕牵扯到天王老子,我也把他从远风这片土地上挖出来!”秦奋斩钉截铁,“去告诉调查组,要人给人,要权给权!但凡阻挠调查的,先拿下再说!厂委这边,同步召开职工大会,重申厂规厂纪,强调质量是远风的生命线!发现任何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