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76章 坏事变好事,品牌形象飙升!

“召回中心那边数据汇总过来了没有?”秦奋没有回头,依然是低沉有力的声音。王奎山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快步上前报告:“汇总第一批数据已经出来了。截至昨天下午六点,全国各地市共计设立了一百九十三个临时召回点,以及利用原有经销商网点升级的六十一个指定召回点,总共两百五十四个渠道。累计接收问题产品六万八千余台,其中五万一千多台当场完成退款或更换,处理时效平均在二十分钟以内。投诉、咨询电话接入量高峰期达到每小时三百多个,目前基本都能及时处理。”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疲惫和一丝压抑的兴奋:“刘栓柱那小子,带着运输队,没日没夜地在全国各地跑,保点不断货。刘副厂长那边也盯着,新产品下线一批,直接拉走一批。孙师傅他们更是住在车间了,每一台新机器,都恨不得拿放大镜仔仔细细瞧一遍。”

听到这些具体数字和生动的描述,秦奋的嘴角终于出现一丝微不可见的弧度。这才是他的团队,能够扛事,能打硬仗。

“用户的态度呢?”秦奋转过身,锐利的目光带着询问。

王奎山脸上露出笑容:“超出预想的好!一开始来的,确实有带着火气的,甚至有直接把机器往桌上一摔的。但咱们的人都按您说的,态度放低,流程走快,真诚地道歉,痛痛快快地退款或者换新机。那些新机器,外观和性能都比他们手里的老批次强出不少,很多人拿到手一试,当时火气就消了一大半。”

“有个来退水泵的老乡,家里等着抽水救急的。本来听说远风出了问题,急得跳脚。结果去了召回点,前后不到十五分钟就换了台新的,回去一用,动力强劲,一点不热。他逢人就说:‘还是远风讲良心,宁可自己担损失,也要给俺们乡亲个交代!以后远风的东西,俺敢买!’”

“还有一个省城的大经销商,之前压了好几百台货,急得直骂娘。看到咱们新闻发布会和后续的召回行动,他先是怀疑,后来派人去了趟召回点,亲眼看到那个场面,回去就给我们打了电话。”王奎山学着那经销商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秦厂长有魄力!这三百万砸下去,砸掉了劣质品的污点,砸出了老百姓的信任!我们这几百台货,不退了!全部原价销售!新出的合格产品,我要加三倍的量订货!远风,靠得住!’”

秦奋点了点头:“这就是我们要的结果。用户可以因为质量问题生气,但不能因为我们的态度而寒心。信任一旦破裂,需要十倍百倍的努力去修补。而每一次真诚高效的服务,都是在为这份信任添砖加瓦。”

他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手指轻叩桌面:“财务那边,资金压力怎么样?”

王奎山的脸色再次变得严肃:“压力非常大。六万多台,平均退款或者更换成本,加上各项运营费用、运输费用、人工费用,初步估计已经花出去了两百多万,这还不算后续退换货的量以及为新产品加开生产线的成本。老王头上的汗都没干过。”

“告诉老王,账上的钱,优先保障召回和新产品生产。其他不是火烧眉毛的项目,能缓则缓。”秦奋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他脑海中闪过系统冰冷的评估数据——这场召回的总成本将会超过三百五十万,甚至可能逼近四百万。这在眼下这个年代,对一个地方小厂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足以将他们拖垮。

但秦奋的眼神深邃:“这笔钱,是我们远风交的学费,也是买未来的门票。眼前的账目是难看,但长远来看,远风赢得的,是无价的市场信誉和人心。没有信誉,就算手里有金山银山,也守不住。”

话题转向内部调查:“老王和县局专案组那边的调查,有什么新的进展?”

王奎山的眉头紧锁:“进展很快,但触目惊心。他们顺着那批次劣质产品的采购和生产记录深入核查,发现的问题比最初预想的更严重。首先,原材料账目问题不仅仅是数量对不上,是串通供应商,高报优质材料采购量,实际却采购低劣材料,甚至直接用边角料、回收料代替。这中间的差价,都被层层侵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