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93章 一上市就脱销,火爆!(第2页)

销售区这边,尽管远风电饭煲的价格远高于市面上的普通电饭煲,甚至比一些进口品牌还贵,但人们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已经不再将其视作一个普通的厨房电器,而是能够显著提升生活品质、带来极致“好味道”的“神器”。

“对不起各位,我们今天准备的首批产品数量有限,每位顾客限购一台!”店员不得不举着嗓子喊。

但即使如此,短短两个小时内,Bj、上海、广州三家旗舰店准备的全部现货,宣告售罄!

不仅是旗舰店,同步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的百货公司、供销社柜台铺货的远风电饭煲,也遭遇了消费者疯狂的追捧。

那些之前被远风预热广告弄得一头雾水,又被后续技术揭秘激发了强烈好奇心和期待的消费者,像找到了宣泄口一样,冲进了销售网点。

报纸上那些只有文字的广告,电台里那几秒钟的煮饭声,电视里那些模糊的画面和技术词汇,此刻都化作了巨大的购买冲动。

“就是报纸上那个!写着‘米饭本该如此超越’的那个!”

“电台里那个发出‘咕嘟咕嘟’声音的,是不是就是这个?!”

“那个说是什么‘ih’技术、‘能思考’的,快拿出来瞧瞧!”

店员们被问得应接不暇,手里的电饭煲像被烫了一样,刚拿出来就被抢走。原本有些犹豫、觉得广告奇怪的销售网点,此刻肠子都悔青了——备货量太少了!

各地远风销售团队的电话被打爆了。

“杨主任!杨主任!上海这边…全卖完了!连展示机都有人想买!催货啊!!”

“广州也是!我柜台前排了五十多个,但没货了!总公司能发多少发多少!”

“Bj更夸张!有人在店门口举牌子高价收远风电饭煲了!”杨主任坐在办公室里,听着电话里传来一个又一个“噩耗”,只觉得脑袋大了。他预想过火爆,也给生产那边报了高于秦董要求的备货量,但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种——根本没有给他反应时间,刚摆上去就没了!

“张总监,”他焦头烂额地放下电话,看向一旁的张巧玲,“市场是爆了,但这生产…咱们的产能,能跟得上吗?!”

张巧玲虽然也激动得双颊泛红,但脑子还算冷静:“杨主任,这就是秦董说的‘饥饿营销’的另一面…短期内,产能肯定跟不上。但我们技术和生产那边,这段时间卯足了劲儿在提产了。孙总监他们前天才说了,自动化产线初步磨合顺利,良品率持续提升,月底有望达到日产四千台。”

“四千台?!才哪儿到哪儿啊!”杨主任一拍桌子,“现在全国至少要十万台才能缓解需求!这得猴年马月?!”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一方面赶紧协调生产,能多生产一台是一台,同时安排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紧急采购计划,特别是那个内胆涂层和ih模块,”张巧玲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我们要安抚经销商和消费者情绪,引导他们预订,并利用媒体继续炒作话题,就炒作‘一煲难求’!”

这正是秦奋想要的效果。脱销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

他接到杨主任汇报全面脱销的电话时,正在厂区视察新规划的二期扩产车间。听完杨主任近乎崩溃的汇报,秦奋反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杨主任,这是好事!说明咱们的市场策略完全成功了!现在不是担心卖不掉,是担心怎么生产出来!你那边的工作,从‘卖概念’转为‘卖期待’,现在要转为‘卖稀缺’了。”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沉稳坚定:“立即通知生产制造中心,所有产线,不分昼夜,三班倒,玩命地给我生产!质量绝不能掉!技术研发中心,立刻开始研究新的产能提升方案,能不能优化工艺,能不能增加设备,有没有更快更高效的组装方法!同时,全面启动供应链紧急响应机制,所有关键原材料、零部件,不惜代价,给我抢!去!来!”

“王副总,”秦奋看向身旁的王奎山,“现在是拼命的时候了!你负责协调好一切政府关系,我们需要电力、运输、劳动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必要时,可以向市里、省里打报告!”

“孙总监!”他通过电话线传达命令,“你就是战场指挥官!每一分钟都要榨干!确保我们的产能如期爬坡,甚至是超预期突破!工人的奖金、福利,一切以生产为重,我来签字!”

“李总监、赵总监!”他接着对研发团队喊道,“持续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良品率,任何能提升效率的技术手段,立刻实施!同时,新一代电饭煲的研发也不能停!我们的领先优势,要不断扩大!”

整个远风集团,因为远风电饭煲的空前火爆,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战时状态”。

工人们得知远风电饭煲上市即脱销的消息后,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