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02章 系统升级!产业链管理模块启动!

阳光炙热,映照在每一张震撼而又狂热的脸上。秦奋描绘出的“远风城”和“远风大学”的宏伟画卷,像两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型陨石,在远风核心团队所有人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企业发展蓝图,这分明是一份开创时代的宣言,一份构建理想国度的宏愿!

良久,还是见惯了大场面的王副总率先回过神来,他通红着眼眶,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秦董……我,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咱们要做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而是一个……一个事业的共同体,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您这是在筑巢引凤,不,您这是在为凤凰筑一座永不陷落的黄金城啊!”

“没错!”刘总监这个技术狂人此刻也激动得满脸涨红,他使劲挥舞着手臂,“有了这样的家园,什么样的顶尖人才挖不来?什么样的牛人留不住?到时候,咱们远风研究院门口,不得排着队来投奔?这才是真正的万有引力!”

杨主任紧紧抱着怀里的文件夹,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一言不发,但眼神中那股决绝和坚定,已经说明了一切。从集团架构、人事任命,到远风城、远风大学,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无数个不眠之夜,但心中却无半点畏惧,只有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秦奋看着众人被点燃的激情,欣慰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使命感。企业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信念。

“好了,大家先平复一下心情。”秦奋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语气重新变得沉稳务实,“蓝图已经画下,接下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王副总,‘筑城’之事,您要立刻组建一个专门的筹备办公室,直接向我汇报。资金、政策、人才,需要什么,就开口要什么。下午的会,这件事就要作为第一号工程,列入议程。”

“是!”王副总立正敬礼,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杨主任,相关申报材料要同步准备。我们建的不是普通的职工宿舍,而是一个高规格的综合性社区,要以‘高新技术人才特区’的名义去申请,争取最大的政策支持。”

“明白!”

“刘总监,你的‘装备技术研究院’预备队,人选可以开始物色了。不光是我们内部的技术骨干,眼光要放开,全国乃至全世界,只要是这个领域有真才实学的,都可以想办法接触。”

“好嘞!”

……

秦奋有条不紊地将一项项任务初步分解下去,确保在下午的正式会议之前,每个人都有了清晰的思考方向。

看着团队成员各自散去,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沉甸甸的使命感,走向不同的方向,开始为这场史无前例的“创业”进行着准备,秦奋独自一人站在奠基石旁,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土地。

从产业园到远风城,从研发中心到远风大学……这盘棋的体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企业的范畴。它涉及的领域之广、产业链条之长、管理体系之复杂,已经开始触及他上辈子作为院士总工所接触到的“国家级项目”的边缘。

上辈子,他背后有整个国家的强大体系作为支撑,一声令下,无数顶尖的机构和人才协同作战。而这一世,他需要凭一己之力,从无到有,亲手构建起这个庞杂的生态系统。

这其中的难度,不可以道里计。

尤其是供应链。

一个现代化的工业集团,就像一个吞吐巨量资源的怪兽。远风要走向世界,它的“血管”——全球采购与销售网络,就必须能够精准、高效、安全地运转。

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一台数千万美元的精密机床;从巴西的铁矿石,到中东的石油,再到德国的特种化工原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导致整个生产体系的停摆。

这需要何等庞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

即便是凭借他超前半个世纪的认知,想要在八十年代,用算盘、电话和纸笔来构建并管理一个如此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